如何检查激素六项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检查激素六项需注意检查时间、做好准备、进行抽血采样、等待结果。女性一般在月经第2 - 5天检查,了解基础内分泌;闭经女性可随时检查。检查前无需空腹,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平静。然后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最后等待医院通知取报告。 1. 检查时间:女性在月经第2 - 5天上午检查,能反映卵巢基础功能;闭经或长期不来月经女性可随时检查。 2. 检查准备:检查前无需空腹,但前一天要正常饮食,忌油腻、高蛋白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检查当天避免剧烈运动,平静状态采血。 3. 抽血采样:到医院后,护士会从肘部静脉抽取适量血液,过程简单,类似普通抽血。 4. 等待结果:采血后,样本送实验室检测,等待时间因医院不同有差异,一般1 - 2天可出结果。 激素六项检查能反映内分泌情况,对多种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检查时要选合适时间,做好准备,配合抽血采样,拿到结果后及时找医生解读,若有异常遵医嘱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子宫多发性肌瘤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子宫多发性肌瘤患者需合理饮食。应避免食用蜂王浆、雪蛤等含雌激素食物,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摄入,以防刺激肌瘤生长、加重病情。可增加苹果、香蕉等蔬果摄入,保证瘦肉、鱼类等蛋白质供应,维持代谢、增强免疫力。同时,忌吃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科学饮食有助于控制肌瘤发展,对病情恢复有积极意义。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一年吃三次避孕药危害大吗

一年吃三次避孕药危害大小因药而异且存在个体差异。短效避孕药激素剂量低,一年三次一般无明显危害,还能调节经期、降低部分癌症风险;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大,一年三次可能干扰内分泌,致月经紊乱、出现不适症状,但并非人人如此。不同人对药物耐受性有别。总体而言,短效相对安全,紧急有潜在危害,建议选更安全避孕法,用药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5-03-22

瘦脸针打几次才有效果

瘦脸针打1 - 3次通常有明显效果,具体因人而异,主要针对咬肌肥大。初次注射1 - 2周咬肌开始缩小,1个月效果较明显,部分人效果或不显著;第二次在3 - 6个月后,巩固效果;第三次在第二次后3 - 6个月,使效果更持久。打完后4 - 6小时不躺、24小时不沾水,一周忌辛辣海鲜烟酒。有轻微不适会自行消退,异常则及时就医,还需定期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为什么子宫肌瘤要切除子宫

子宫肌瘤切除子宫主要基于肌瘤情况严重、避免复发、存在恶变风险、患者无生育需求等因素。肌瘤大或数量多引发严重症状,切除子宫可根治;能避免有一定复发几率的肌瘤再次生长;若有恶变倾向,切除可防扩散;无生育需求且症状严重者也可选择。不过,具体治疗方案需医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

科普文章 2025-03-22

甲硝唑泡腾片应该怎么使用

甲硝唑泡腾片用于治疗厌氧菌或滴虫性阴道炎。使用前洗净双手与外阴,睡前将其置于阴道深处,一般每晚1次、每次1片,7天为一疗程。用药前需清洁,放置时采取仰卧或半卧位推至阴道后穹窿。经期停用,用药时避免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按正确方法和疗程使用,才能更好发挥疗效治疗疾病。

科普文章 2025-03-22

卵巢实性肿瘤有哪些

卵巢实性肿瘤类型多样,包括卵巢纤维瘤、颗粒细胞瘤等。卵巢纤维瘤是良性,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少数伴腹水或胸水;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分泌雌激素,引发性早熟等;支持 - 间质细胞瘤多良性,分泌雄激素致男性化;无性细胞瘤恶性,对放疗敏感;卵巢癌常见且恶性,晚期症状多、预后差。发现肿瘤应及时就医明确性质,采取针对性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2

如何有利于受精卵着床

为利于受精卵着床,可从多方面着手。身体上,备孕前全面体检,治疗相关疾病,维持内分泌稳定;生活中,规律作息,保证7 - 8小时睡眠,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上,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放松心情;饮食上,营养均衡,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适当补充叶酸。综合调整各方面,能为受精卵着床创造条件,提高受孕成功率。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做全切双眼皮后需要忌口多长时间

全切双眼皮术后一般需忌口1 - 3个月,具体时长因个人身体状况、手术创伤程度和术后护理而异。术后不同阶段,食用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会有不同程度影响,如术后1周内易加重炎症反应。术后2 - 3个月多数人基本恢复自然,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此外,术后要做好伤口护理,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并遵医嘱服药、复诊,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女人子宫切除手术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女人子宫切除手术步骤一般有术前准备、麻醉、切开腹部、处理子宫周围组织、切除子宫、缝合创口,不同手术方式步骤有差异。术前完善检查、备皮导尿,麻醉依患者情况选方式,切开腹部暴露子宫,处理周围组织并结扎血管,切除子宫后缝合阴道残端和腹部切口。手术步骤严谨,各环节重要,患者配合可保障手术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22

埋线双眼皮针眼形成的坑什么时候能消失

埋线双眼皮针眼形成的坑一般7 - 14天恢复自然,恢复时间因人而异。术后1 - 3天,针眼红肿、坑明显,因创伤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组织液渗出;4 - 7天红肿渐消、坑变浅,身体开始修复创伤;7 - 14天多数人针眼坑可恢复。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防感染,饮食忌辛辣,多补充维生和蛋白质,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

科普文章 2025-03-22

外射后是否应该吃避孕药

外射后是否吃避孕药需综合考量。外射并非可靠避孕法,射精前少量精液随前列腺液流出可能致孕。女性排卵期受孕几率高,此时外射可考虑吃避孕药;安全期受孕几率低。有严重疾病的女性服用可能加重病情,需咨询医生。且避孕药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无生育计划可在医生指导下吃,但不能常规用。总之,要依生理周期和健康状况谨慎决定。

科普文章 2025-03-22

肋骨隆鼻没做好后大概多久可以修复

肋骨隆鼻修复时间通常在初次手术3 - 6个月后,但因人而异。这是因为3 - 6个月内鼻部肿胀基本消退、瘢痕软化稳定,炎症也基本消退,可减少二次损伤与感染风险。不过,年轻人、身体素质好的人可能3个月左右能修复,而年长者或有基础疾病者恢复慢,可能需更久。修复术后要做好护理,注意伤口、饮食等,定期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小肌瘤患者不能吃什么

子宫小肌瘤患者饮食需严格把关,应避免食用五类食物。含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雪蛤会刺激肌瘤生长;高脂肪食物像肥肉、油炸食品会促进雌激素分泌使肌瘤增大;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会引起盆腔充血;酒类会刺激肌瘤快速生长;高糖食物会为肌瘤提供养分。合理饮食利于控制病情,患者要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3-22

克林霉素磷酸酯应该怎么使用

克林霉素磷酸酯有多种剂型,用法用量各异。外用制剂用于皮肤感染,清洁患处后涂抹,每日2 - 3次;阴道用乳膏治疗阴道炎,睡前注入阴道,每晚1次,7天一疗程;口服制剂适用于多部位感染,成人和小儿用量有别;注射剂用于严重感染,分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静脉滴注有稀释要求。使用该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保障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内膜癌需要检查什么

子宫内膜癌诊断需多种检查。妇科检查通过触诊等了解子宫附件情况,为后续检查奠基;超声检查常用,可显示子宫形态等;磁共振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情况,指导治疗;诊断性刮宫是确诊关键,刮取组织做病理;肿瘤标志物检查辅助判断病情。多种检查综合判断很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利于早诊早治。

科普文章 2025-03-22

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多久见效

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3天到7天可见改善,维持3 - 6个月,效果因病情、个体敏感性等而异。其原理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使肌肉松弛,有局部肌肉无力等风险。治疗后当天可能有轻微红肿疼痛;3 - 7天症状缓解;7 - 14天改善明显;3 - 6个月作用减弱。治疗后可能有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严重时要就医,还需避免局部刺激,定期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2

避孕药服用过量会有什么后果

避孕药服用过量危害女性健康,后果因个体而异。具体表现为:一是月经紊乱,干扰激素水平致周期异常;二是肠胃不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三是内分泌失调,有皮肤变差等表现;四是增加血栓风险,危害心血管;五是影响生育功能,损害卵巢功能但通常可逆。为避免不良后果,应规范用药,过量服用且不适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内膜癌手术后复查项目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手术后复查项目涵盖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妇科检查可查看阴道残端和盆腔情况;影像学检查能发现潜在转移病灶;肿瘤标志物检测辅助判断病情;血常规及生化检查了解身体基本状况。各项检查各有作用,如超声可观察盆腔器官,CA125等指标辅助评估病情。复查对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3-22

生完孩子后多久可以割双眼皮

顺产 6 个月、剖宫产 1 年后,身体恢复良好可做割双眼皮手术,具体时间因人而异。术后恢复分五个阶段:1 - 3 天红肿期,4 - 9 天快速消肿期,10 - 30 天持续消肿期,31 - 180 天组织恢复期,180 天后效果稳定期,各阶段有不同护理要点。手术有感染等风险,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护理也很关键,建议选正规机构和有经验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2

脐带血检查怎么做

脐带血检查有经腹壁穿刺抽取、经子宫颈穿刺抽取和剖宫产时直接采集三种方式。经腹壁穿刺适用于妊娠18周后,可诊断多种疾病,但有胎儿失血等风险;经子宫颈穿刺适用于妊娠早期,操作难、感染风险高;剖宫产时直接采集相对安全,常用于保存脐带血。它是诊断疾病和保存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手段,操作需专业医生,决定检查时要了解相关情况。

科普文章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