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腹腔镜手术会痛吗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疼痛,因为会进行麻醉,但术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手术类型、个人体质等因素而异,多数人能耐受,可通过药物等方法缓解。 1. 术中无痛:手术时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等,在麻醉起效后进行手术操作,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觉状态。 2. 术后疼痛:术后随着麻醉效果消退,患者会感觉到疼痛,疼痛主要来自腹部切口、气腹对膈肌的刺激等。 3. 疼痛差异:不同的腹腔镜手术,疼痛程度有别,简单手术疼痛相对轻,复杂手术可能疼痛明显。而且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不同,感受也不一样。 4. 缓解方法:对于术后疼痛,可采用药物缓解,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需遵医嘱用药。也可通过调整体位等方法减轻不适。 腹腔镜手术中患者不会感到疼痛,术后虽有疼痛但大多在可承受范围。不同手术和个人体质会影响疼痛程度,可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患者不必过于担忧手术疼痛问题。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HPV阳性会发生病变吗

HPV阳性不一定会发生病变,受HPV类型、人体免疫力、感染持续时间等因素影响。低危型HPV如6、11等常引发良性病变,高危型如16、18等持续感染可能诱发恶性病变。免疫力正常者可清除病毒,降低病变几率,免疫力低下者风险增加。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超2年,病变可能性增大。总之,建议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3-21

停经3天用晨尿能测出怀孕吗

停经3天用晨尿检测怀孕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结果不一定准确,受检测方式、受孕时间、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若月经规律、受精卵着床早,晨尿中激素达一定水平,验孕棒可能显阳性;月经不规律者易出现假阴性。血检比晨尿检测更早更准。若晨尿检测阴性、月经推迟超1周,可再次检测或就医。建议综合判断,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科普文章 2025-03-21

经期可以吃气血和胶囊吗

经期是否能吃气血和胶囊因人而异。月经量少、有瘀血且痛经者,经期服用可活血调经、缓解症状;月经量多者,服用可能使经量更多,引发贫血;经期正常者,服用可能打乱月经规律;孕妇禁止服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总之,能否在经期吃气血和胶囊需结合自身情况,且务必遵医嘱,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21

头孢氨苄胶囊能消炎吗

头孢氨苄胶囊一般能消炎。它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杀菌消炎。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有消炎作用,但对病毒、真菌等非细菌因素所致炎症通常无效。使用前要确定炎症是否由敏感菌引起,过敏者禁用,用药中可能有不良反应,需遵医嘱,密切关注自身状况。

科普文章 2025-03-21

汗蒸对备孕是否有帮助

汗蒸对备孕利弊兼具。利处在于,它能促进血液循环,为生殖系统供血,利于生殖细胞发育;增强新陈代谢,排出毒素废物,提高受孕几率;还可排出湿气寒气,改善宫寒。弊端是,高温会影响精子和卵子质量,且汗蒸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水,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备孕人群汗蒸要谨慎,控制时间和频率,并及时补充水分。

科普文章 2025-03-21

内膜厚度6mm能否受孕

内膜厚度6mm受孕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受孕受多因素影响。内膜厚度正常适宜范围为8 - 14mm,6mm偏薄不利于受精卵着床;激素水平异常致内膜薄,调整后有受孕机会;优质胚胎着床能力强,薄内膜也可能受孕;个体对内膜厚度要求有差异,部分女性6mm仍可受孕。备孕建议就医检查,医生会提供专业方案提高受孕几率。

科普文章 2025-03-21

备孕期间吃了感冒药是否有影响

备孕期间吃感冒药是否有影响取决于药物种类、服用剂量和时间。药物方面,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影响小,含利巴韦林等成分的药有不良影响;服用剂量越大、时间越长,风险越高;服药时间越接近排卵受孕,影响概率越大。总体而言,成分安全、小剂量且早服药通常影响不大,反之可能有不良影响,备孕用药需谨慎并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5-03-21

吃紧急避孕药后月经量少是否正常

吃紧急避孕药后月经量少情况不一。正常情况下,药物含大量孕激素干扰内分泌,影响内膜生长致月经量少,一两个周期可恢复;因个体差异,部分人反应明显,无不适可先观察。若情况持续数月或伴腹痛、周期紊乱等,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等,需就医。可通过妇科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无异常调整生活方式,有问题遵医嘱治疗。应综合判断,必要时及时处理,少用紧急避孕药。

科普文章 2025-03-21

宫颈肥大需要做手术吗

宫颈肥大是否手术取决于具体病情。单纯宫颈肥大,无异常症状,多因慢性炎症刺激,一般无需手术,定期复查即可;伴有严重宫颈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较大、较多宫颈囊肿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怀疑恶变时也需手术。总之,要综合判断,有严重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选合适手术,单纯肥大定期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3-21

B超可以查排卵吗

一般而言,B超可用于查排卵。它能清晰观察卵泡发育,准确测量其大小、形态,动态监测其在月经周期中的大小变化,当直径达18 - 25毫米预示即将排卵;还可判断排卵是否发生,排卵后卵泡变化及积液情况可通过B超观察。B超查排卵无创、便捷,易被患者接受。监测通常从月经第10天左右开始,要去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操作判断。

科普文章 2025-03-21

药流16天后还有血是否正常

药流后正常出血时间为1 - 2周,药流16天后还有血多不正常,可能原因有:药流不全,残留组织影响子宫收缩,可超声检查,残留多或需清宫;子宫复旧不良,收缩不佳致出血延长,可适当活动促恢复;感染如子宫内膜炎,会伴有腹痛、发热等。出现该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女性药流后需关注出血,异常时及时就诊。

科普文章 2025-03-21

保妇康可以连续使用27天吗

保妇康能否连续使用27天取决于病情和医生建议。它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疾病,正常疗程7 - 8天,多数按疗程用药即可。但病情严重复杂时,医生可能延长用药,连续用27天也可能。不过,长期使用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如局部瘙痒等。用药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关注症状变化。患者应遵医嘱用药,留意身体反应,确保治疗效果与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21

月经期间可以吃气血和胶囊吗

月经期间能否吃气血和胶囊需因人而异。月经量少、有血块、经血排出不畅者,其活血作用可促进经血排出、改善月经;月经量多者服用会使经量更多、经期延长,甚至致贫血;月经正常者服用可能扰乱月经周期。因此,月经量少等情况可尝试服用,月经量多和月经正常者不建议经期吃,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保障经期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1

房事后第二天吃避孕药是否有效

房事后第二天吃避孕药通常有效。常见的左炔诺孕酮类紧急避孕药需在72小时内服用,米非司酮类在120小时内服用有一定效果,二者房事后第二天服用均符合要求。不过,紧急避孕药有效率并非100%,且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它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法,建议一年用不超三次、一月最多一次,日常宜选避孕套等更安全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3-21

排卵日促排卵受孕可能性大吗

排卵日促排卵受孕可能性相对较大。排卵日女性卵巢排出成熟卵子,本身精卵结合几率较高;促排卵可增加排卵数量、改善卵泡发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受孕概率。不过,受孕是复杂过程,受输卵管通畅度、子宫内膜容受性、精子质量等因素影响,即便排卵日促排卵也不一定成功。备孕一段时间未成功,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3-21

吃黄体酮月经是否还会推迟

吃黄体酮月经不一定推迟。它能调节孕激素水平、规律月经周期,多数人按医嘱服用可让月经正常来潮。不过,月经是否推迟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用药剂量不足或漏服、月经不调病因未解决等,都可能导致月经推迟。使用黄体酮调节月经要遵医嘱,若月经仍推迟或异常,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1

息肉是否严重

息肉是否严重取决于大小、生长部位、病理性质等因素。较小、良性的息肉通常不严重,定期复查即可;较大、恶性或长在重要部位的息肉较严重,可能引发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大小方面,大息肉更易压迫组织;生长部位不同,影响各异,如鼻腔、肠道等;病理性质上,恶性息肉危害大。发现息肉要及时就医,由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定期体检利于早诊早治。

科普文章 2025-03-21

子宫肌瘤手术是否切除子宫

子宫肌瘤手术不一定切除子宫,取决于肌瘤大小、位置、数量、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等。肌瘤小、有生育需求、年轻且症状轻者多保留子宫;肌瘤大、无生育需求、接近或已绝经且症状严重者,可能切除子宫。手术决策需综合考量,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利弊后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合适选择。

科普文章 2025-03-21

再林阿莫西林胶囊是否好用

再林阿莫西林胶囊对敏感菌所致感染通常疗效较好,但存在个体差异。它是青霉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能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感染,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杀菌。正常使用安全性较高,不过可能有腹泻等不良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有相关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需皮试。使用时要考虑过敏与个体差异,患者应遵医嘱,疗效不佳或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1

高锰酸钾坐浴后需要清洗吗

高锰酸钾坐浴后是否需要清洗需依实际情况而定。若溶液浓度合适且身体无不适,残留溶液有抑菌作用,可不清洗;若溶液浓度高或皮肤敏感,坐浴后可能有刺激感,建议用清水清洗,防止皮肤受损;治疗肛周疾病时,是否清洗要听从医生建议。总之,正确处理高锰酸钾坐浴后的清洗问题,有助于发挥其作用、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