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DNA检查对胎儿是否有益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无创DNA检查对胎儿有益。它能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降低有严重染色体疾病胎儿的出生率,且检查是抽取孕妇外周血,不会对胎儿造成创伤,不过其结果为筛查性质,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1. 筛查疾病:无创DNA检查主要针对胎儿常见的三大染色体疾病,即21 - 三体综合征、18 - 三体综合征和13 - 三体综合征进行筛查,提前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染色体异常。 2. 降低出生缺陷:通过该检查,若发现胎儿有染色体疾病风险,可让孕妇及其家属提前了解情况并做出合理决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严重染色体疾病患儿的出生。 3. 安全性高:与羊水穿刺等有创检查不同,无创DNA只需抽取孕妇外周血,不会导致胎儿流产、感染等风险。 4. 结果性质:无创DNA检查结果属于筛查,不能作为最终诊断。若结果有异常,还需通过羊水穿刺等确诊。 无创DNA检查凭借能筛查染色体疾病、降低出生缺陷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对胎儿健康有积极意义。但它只是筛查手段,不能完全确诊。孕妇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选择检查项目,保障胎儿健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孕酮和HCG指数正常就能确定是怀孕吗

孕酮和HCG指数正常不一定意味着怀孕。怀孕后这两项指标通常升高,但正常范围波动大、个体差异明显,不能仅靠数值确诊。月经推迟且指标正常时怀孕可能性增加,但月经受多因素影响。超声检查可直观看到子宫内有无孕囊,辅助判断是否为正常宫内孕。此外,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也会使指标有类似怀孕的变化。判断怀孕需综合评估,存疑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第一次性行为没有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性行为未出血原因多样,如处女膜弹性好、既往剧烈运动致提前破裂、处女膜孔大或厚、内分泌失调等,也可能是先天性处女膜缺失、血管分布少等。治疗方法有保持观察、心理疏导、改善生活习惯、补充雌激素、手术修复等。若有疑虑或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要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卫生、合理作息及适当锻炼。

科普文章 2025-03-13

肌醇胆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什么作用

肌醇胆碱是营养补充剂,肌醇属水溶性维生素类,胆碱是强有机碱。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多种作用,包括调节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排卵、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卵子质量等。不过,它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结合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科普文章 2025-03-13

硫辛酸的作用是什么

硫辛酸是存在于线粒体的辅酶,功效多样。它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减轻不适;增加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利用,辅助降血糖;减轻肝脏氧化损伤,保护肝脏;提高线粒体能量代谢,抗疲劳。不过,使用要谨慎,对其过敏者禁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建议用。治疗相关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用法用量,避免不良后果。

科普文章 2025-03-13

怀孕2周HCG值为846是否正常

怀孕2周血HCG值正常范围在50 - 5000mIU/mL,846mIU/mL处于该区间,可能正常,但不能仅据此确定妊娠状况。不同孕妇存在个体差异,着床时间会影响HCG值。单次HCG值意义有限,需隔天复查关注翻倍情况。同时要结合孕妇是否有腹痛、流血等症状,以及超声检查等,综合评估妊娠状况,保障孕期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3

流产后还想吐的原因是什么

流产后还想吐,可能因体内激素未恢复、精神紧张、麻醉药副作用、不全流产、胃肠功能紊乱等,也可能是饮食不洁、药物过敏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放松心情、药物治疗、清宫手术、中医调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此外,流产后要注意休息、饮食、卫生,若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科普文章 2025-03-13

美洛昔康胶囊的功效是什么

美洛昔康胶囊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抗风湿、减轻肿胀等功效。它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减轻炎症,降低痛觉感受器敏感性镇痛,调节体温中枢解热,改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减少组织液渗出减轻肿胀。不过,该药有副作用,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头晕等,使用时要遵医嘱,孕妇、哺乳期女性、过敏者等禁用。

科普文章 2025-03-13

停经5天hcg值749是否正常

停经5天hcg值749不一定正常,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其受受孕时间、胚胎发育等因素影响,受孕早、胚胎发育好时可能正常,但也可能因葡萄胎等异常妊娠致数值升高。单次hcg值意义有限,需隔天复查,正常妊娠时应隔天翻倍。合适时间做超声检查可辅助判断是否为正常宫内妊娠。总之,要综合多方面判断,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为什么要测卵泡

测卵泡可评估生育能力、监测排卵、诊断疾病、指导受孕、辅助生殖等。评估生育能力可了解卵巢功能与卵子质量,必要时药物促排;监测排卵可结合多种方法判断时间;能诊断多囊等排卵障碍疾病并针对性用药;可指导受孕时间提高成功率;辅助生殖时确定取卵时间。此外,还用于研究内分泌等。监测时要规律作息、心情舒畅,定期检查记录结果。

科普文章 2025-03-13

双氯灭痛粉外敷有什么作用

双氯灭痛粉即双氯芬酸粉,属非甾体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消肿、抗风湿等功效。它能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减轻炎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解热,减轻血管扩张和通透性消肿,改善风湿关节症状。使用外敷时,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皮肤破损不宜用,出现不良反应要停药就医,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避免使用。

科普文章 2025-03-13

月子满月发汗是否有必要做

月子满月发汗指产后满月时让产妇出汗,是否有必要做需结合产妇具体身体状况判断。若月子里身体恢复好且分娩受风寒、有关节疼痛等,适当发汗可排寒、促进循环、缓解不适;若身体虚弱、气血未复,发汗会加重虚弱,甚至引发脱水、头晕。产妇产后要注意休息和营养,发汗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头孢克肟片有什么作用

头孢克肟片是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功效多样。它能抗菌消炎,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可治疗呼吸道、泌尿系统、耳鼻喉、胆道等部位感染,缓解咳嗽、尿频、局部炎症等症状。使用时要遵医嘱,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用药期间可能有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作用是什么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是化学药物,有改善心肌缺氧、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窦房结功能等功效。它能提高心肌氧利用率、增加心脏供血、提升泵血功能、降低血栓风险、调节心律。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留意身体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科普文章 2025-03-13

怀孕后老是放屁的原因是什么

怀孕后老是放屁,可能由孕期激素变化、饮食习惯改变、子宫增大压迫肠道、胃肠蠕动减慢、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腹部按摩、保持心情舒畅、补充益生菌等。此外,腹部着凉、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导致该情况。孕妇要合理饮食、注意保暖、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异常不缓解或伴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做无创DNA抽血需要空腹吗

孕妇做无创DNA抽血通常无需空腹。此检查通过采集外周血提取胎儿游离DNA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饮食不影响胎儿游离DNA含量与检测结果,进食后血液中血糖、血脂变化也不干扰检测,且正常进食可避免孕妇空腹出现低血糖等不适。检查前孕妇要与医生充分沟通自身情况,检查后注意休息、保持心态,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13

莫西沙星的作用是什么

莫西沙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功效多样。它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等多种病菌有效。可治疗呼吸道感染(如急性窦炎等)、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如腹腔内脓肿)、盆腔感染(如盆腔炎性疾病)。不过,使用时要遵医嘱,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且可能出现恶心、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用药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13

坐月子哭了几次是否有事

坐月子哭指产妇产褥期情绪波动哭泣,偶尔哭几次不一定有严重问题。短期偶尔哭,可能仅致眼睛短暂干涩、疲劳;频繁哭泣,身体上会影响乳汁分泌、增加眼部疾病风险,心理上加重产后抑郁几率;长期负面情绪会使身体恢复缓慢、影响子宫复旧。产妇应保持心情舒畅,家人要多关心陪伴,有问题及时求助专业人员。

科普文章 2025-03-13

痢特灵片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痢特灵片即呋喃唑酮片,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它可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细菌性痢疾、肠炎、霍乱、贾第鞭毛虫病和滴虫病,能抑制相应病菌,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不过,使用该药可能有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葡萄糖 - 6 - 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使用可能致溶血性贫血。用药需遵医嘱,出现严重不适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3

怀孕后尿黄味大的原因是什么

怀孕后尿黄味大可能由饮水过少、食用特殊食物、上火、尿道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导致,也可能是膀胱炎、糖尿病等引起。对应治疗方法有增加饮水、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住院治疗等。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并定期产检,以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3

月子期间能穿哺乳内衣吗

产褥期通常被称为月子,一般能穿哺乳内衣。穿哺乳内衣有诸多好处,能为增大变重的乳房提供支撑,减轻下垂、缓解负担;其特殊开口设计方便哺乳,避免着凉、保护隐私;还可吸收少量乳汁,保持胸部清洁,降低感染风险。选择时应选材质柔软透气的,尺码要合适,同时注意勤换勤洗,以保障产褥期女性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