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药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避免怀孕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除吃药外,还有多种有效避免怀孕的方法。常见的有使用避孕套,操作简单且能预防性传播疾病;放置宫内节育器,长效且可逆;进行输卵管或输精管结扎术,永久性避孕;此外,安全期避孕和体外射精也可尝试,但可靠性较低。 1. 使用避孕套:这是一种方便、常用的避孕方式,分为男用和女用。使用时能有效阻止精子进入女性体内,还可降低性传播疾病感染风险。 2. 放置宫内节育器:通过在子宫内放置节育器,改变子宫内环境,阻止受精卵着床。有效期较长,取出后生育能力可恢复。 3. 结扎手术:包括女性输卵管结扎和男性输精管结扎,通过手术阻断精子和卵子结合,是永久性避孕措施。 4. 安全期避孕:根据女性月经周期推算安全期,在此期间同房受孕几率较低。但女性排卵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安全期并不绝对安全。 5. 体外射精:性交时在射精前将阴茎抽出,使精液射在体外。但在射精前可能已有少量精子进入阴道,有意外怀孕风险。 避免怀孕的方法多样,各有优缺点。避孕套和宫内节育器使用广泛且相对安全可靠;结扎手术适合确定不再生育者;安全期避孕和体外射精可靠性差。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孕早期手脚冰凉应该怎么办

孕早期手脚冰凉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善。饮食上,增加羊肉、红枣等温热性食物摄入,注意适量;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强度适中;根据天气增添衣物,戴手套、穿厚袜,用温水泡脚;保证充足睡眠,利于恢复体力;闲暇时按摩手脚10 - 15分钟促进循环。一般不用担忧,若情况严重或有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7

导致唐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

唐氏综合征可能由孕妇高龄、遗传、致畸物及疾病、卵子老化、环境等因素引起,也可能与孕妇吸烟、酗酒、服药有关。常见治疗方法有医疗、康复、教育、心理干预及促进社会融入。因该病无法治愈,孕妇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有害物和感染,做好筛查诊断;高龄、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要重视。对患儿,家庭和社会应给予关爱支持,助其提升生活质量。

科普文章 2025-02-27

试管婴儿不受精的原因是什么

试管婴儿不受精可能由卵子不成熟、精子活力差等原因导致。对应治疗方法有调整促排卵方案、改善生活习惯、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等。此外,免疫、遗传等因素也可能造成不受精。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与饮食均衡,严格遵医嘱检查治疗,及时反馈身体变化。

科普文章 2025-02-27

试管不受精的原因是什么

试管不受精可能因卵子成熟度不够、精子活力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常见治疗方法有改善卵子质量、提高精子活力等。如卵子成熟度不够可调整促排卵方案;精子活力不足可改善生活习惯或服药。还可能由染色体异常等因素导致。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和饮食,严格遵医嘱检查治疗,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接受专业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27

试管异常受精是怎么回事

试管异常受精可能由卵子老化、精子质量差、培养环境不佳、多精入卵、卵子激活失败等原因引起,也可能与免疫因素、基因缺陷有关。治疗方法包括改善卵子质量、提高精子活力、优化培养环境、采用单精子注射技术、进行卵子激活处理等。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同时保持良好心态,遵循医嘱,注意生活调养和定期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2-27

流产后一直怀不上宝宝怎么回事

流产后一直怀不上宝宝,可能由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子宫内膜损伤等多种原因导致。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等。如内分泌失调可调整生活或用药;精神压力大可心理疏导和运动。此外,还可能有免疫因素等其他病因。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注意生活调养,严格遵医嘱治疗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2-27

试管婴儿异常受精的原因是什么

试管婴儿异常受精可能由卵子成熟度、精子质量、操作、透明带、染色体等异常,以及免疫、环境、年龄等因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改善卵子和精子质量、优化操作技术、进行遗传学诊断、调整促排卵方案等,如用药物促卵泡发育、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精子质量等。出现异常受精应及时就医,患者要保持良好习惯和心态,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27

试管异常授精的原因是什么

试管异常授精通常由卵子成熟度异常、精子活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对应治疗方法包括调整促排卵方案、改善生活习惯、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等。此外,免疫、染色体、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引发异常授精。患者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同时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饮食,避免不良环境因素。

科普文章 2025-02-27

男生不孕不育的原因是什么

男生不孕不育原因多样。包括生殖器官异常,如先天隐睾等、后天睾丸损伤等;内分泌紊乱,使生殖激素分泌失调;感染因素,像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等破坏生殖器官;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影响精子生成;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等损害精子质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不孕不育,了解原因利于男性预防和治疗,提升生育能力。

科普文章 2025-02-27

女人不孕不育的原因是什么

女性不孕不育原因复杂,主要涉及排卵、输卵管、子宫、内分泌和免疫因素。排卵障碍如相关轴功能紊乱等影响卵子排出;输卵管炎症等阻碍精卵结合与输送;子宫疾病改变内环境影响着床;内分泌失调干扰排卵和受孕;免疫因素产生抗体阻碍结合。备孕未成功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以提升受孕几率。

科普文章 2025-02-27

人流第二天小腹有点痛应该怎么办

人流第二天小腹有点痛,处理方法多样。轻微疼痛可先观察,属正常宫缩痛;若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大量出血等则需及时就医。可通过热敷小腹、保证充足睡眠来缓解疼痛。同时要注意卫生,保持外阴清洁,一个月内禁盆浴和性生活。饮食上多补充营养。总之,轻微疼痛可自行调理,异常则尽快就医,做好护理助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27

做B超查出内膜炎应该怎么办

做B超查出内膜炎后可多方面应对。药物治疗上,遵医嘱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感染。日常护理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保证睡眠。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心理上要自我调节,避免焦虑。还需按要求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并调整方案。只要及时处理、遵循医嘱,多数患者可康复。

科普文章 2025-02-27

人流半个月后流血怎么办

人流半个月后流血,要先观察流血量和伴随症状。若量少且无不适,可先休息观察;若量大、有腹痛发热等,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如子宫复旧不良、宫内残留、感染等,再对应治疗,如用缩宫素、清宫、抗感染等。此外,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禁性生活和盆浴。重视流血情况,配合治疗与护理,利于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27

孕早期出血但无腹痛应该怎么办

孕早期出血但无腹痛需重视,要及时就医、多休息、观察症状、调整心态。及时就医可通过B超等检查明确先兆流产等病因并治疗;多休息要减少活动、保证睡眠;观察症状需留意出血量等,出血增多或腹痛要再就医;调整心态可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胎儿。总之,积极应对、配合治疗,才能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7

孕期患上脂肪肝应该怎么办

孕期患脂肪肝可通过多方面措施应对。调整饮食,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周3 - 5天,每次约30分钟;定期产检,关注胎儿与肝脏状况;监测肝功能、血脂等指标,以调整治疗方案;做好心理调节,避免焦虑。通过这些措施可控制病情,保障母婴健康,病情有变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7

孕期患脂肪肝应该怎么办

孕期患脂肪肝可通过多方面应对。饮食上,增加高纤维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合理分配三餐。运动方面,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每周3 - 5天,每次约30分钟。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肝功能等指标,有异常及时沟通。病情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重视孕期脂肪肝,综合干预、积极配合治疗,可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7

上环引起出血应该怎么办

上环引起出血指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阴道出血。处理方法有:先观察症状,少量出血常见且数天可自停,量大、时间长或伴腹痛发热需就医;出血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防感染;可遵医嘱用氨甲环酸等药物止血;若治疗后出血未改善,医生会判断是否取环。轻微出血可先自护观察,严重则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7

昨天做了人流一直没出血怎么办

人流后一直没出血可能正常,也可能与子宫收缩不良、宫腔粘连等有关。正常情况是手术成功、子宫收缩好致血管闭合而不出血;子宫收缩不佳会使血液积聚;手术损伤内膜引发粘连也会让血无法流出。建议先观察身体状况,留意有无腹痛等不适,同时注意休息和个人卫生。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2-27

昨天做人流后一直没出血怎么办

人流后一直没出血不一定异常。正常情况是手术成功、子宫收缩好,创面血管及时闭合;异常情况可能是漏吸、宫颈粘连。需观察症状,若有腹痛、发热、分泌物异味等,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异常,应尽快就医。还要按要求复查,确认子宫恢复和有无残留。术后要多休息、保持外阴清洁等。没出血不必过于紧张,留意症状、做好护理、按时复查,异常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7

取环三天后还有血应该怎么办

取环三天后有血,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若血量少、无其他不适可先观察,一般一周内出血会停;若血量多、伴腹痛发热等,可能是感染或损伤,需尽快就医。此外,取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和内裤;两周内避免性生活。做好这些可促进恢复、降低感染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