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两次后还能否再次剖腹产

三甲
通常剖腹指的是剖宫产。一般情况下,剖腹两次后仍有再次剖宫产的可能,但这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1. 子宫恢复情况:若前两次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子宫肌层厚度正常,无明显瘢痕缺陷等,再次剖宫产相对安全。但如果子宫恢复不佳,存在瘢痕憩室等问题,再次妊娠和剖宫产时子宫破裂风险会增加。 2. 身体整体状况:产妇年龄、有无基础疾病等会影响再次剖宫产的可行性。年轻、身体状况好且无严重基础疾病的产妇,承受再次剖宫产的能力相对较强;而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产妇,手术风险会提高。 3. 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间隔时间过短,子宫瘢痕处愈合不牢固,再次剖宫产时子宫破裂风险大;间隔时间合适,子宫恢复较好,风险会降低。 再次剖宫产手术风险较前两次会有所增加,术后恢复时间也可能更长。孕期要严格产检,密切关注子宫情况。若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是否能再次剖宫产,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决定。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三胎剖宫产双胞胎是否有危险

三胎剖宫产双胞胎存在多种危险。一是子宫破裂风险,子宫瘢痕处可能因压力大而破裂;二是出血风险,子宫肌层受损、收缩力下降,且双胞胎使子宫和胎盘面积大,易产后出血;三是粘连风险,腹腔组织粘连增加手术难度,可能损伤周围器官;四是早产风险,双胞胎加上子宫稳定性差,早产可能性更高。孕妇应选优质医院分娩,孕期严格产检,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2

三胎剖腹产双胞胎是否有危险

三胎剖腹产双胞胎指有两次剖宫产史女性怀双胞胎后剖宫产终止妊娠,存在一定危险。一是子宫破裂风险,两次剖宫产使子宫有瘢痕,双胞胎让子宫压力更大,易致瘢痕处子宫壁变薄而破裂;二是出血风险,多次剖宫产致盆腔粘连,术中易出血,且双胞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也会引发产后出血;三是感染风险,手术次数多、时间长易致感染。孕妇需定期产检,选医疗条件好的医院分娩。

科普文章 2025-02-22

戴避孕套是否会感染艾滋病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可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风险,但不绝对。全程正确佩戴且无破损、脱落时,能有效阻隔病毒,感染可能性小;若佩戴方法错误、中途戴套或套具破损、滑落,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此外,接触污染血液、共用针具等,即便戴套也可能感染。预防艾滋病要避免高危行为,怀疑感染需及时检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2-22

正常胎动的频率和规律是什么

正常胎动频率和规律随孕周变化。孕18 - 20周孕妇开始感知胎动,28周后渐趋规律。正常每小时胎动约3 - 5次,12小时约30 - 40次,若12小时少于10次可能异常。晚上、饭后及孕妇洗澡、听音乐时胎动活跃,胎儿睡眠时会减少,睡眠周期约20 - 40分钟。孕妇应掌握数胎动方法,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2

正确数胎动次数的方法是什么

数胎动是孕妇监测胎儿宫内健康的重要手段。有早中晚计数法,将3小时胎动数相加乘以4,12小时胎动30 - 40次正常;还有晚上计数法,数10次胎动超2小时可能异常。计数时环境要安静,孕妇服药、发热等会影响结果。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或数10次超2小时需进一步检查,少于10次应立即就医。孕妇掌握数胎动方法可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2

提前服用避孕药是否有效果

提前服用避孕药的效果因类型而异。短效避孕药在月经来潮第1 - 5天开始规律服用,能抑制排卵等达到避孕效果;长效避孕药按规定时间提前服用可维持长效避孕;紧急避孕药需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提前服无效且副作用大。各类避孕药都有副作用,服用前应了解用法及注意事项,不适要及时就医,少用紧急避孕药,选更安全避孕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2-22

什么样的胎动属于不正常

胎动异常是胎儿宫内状况不佳的表现,包括次数过少、过多、规律改变、强度异常及急促胎动后突然停止。胎动次数过少可能因胎儿缺氧等;过多或因外界刺激;规律改变、强度异常提示胎儿健康或宫内不适问题;急促胎动后停止或预示胎儿危险。胎动是反映胎儿健康的关键指标,孕妇要学会数胎动,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保障胎儿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2-22

顺产和剖腹产哪个风险大

顺产即经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俗称剖腹产,二者风险大小不能简单判定,需结合产妇和胎儿具体状况。顺产若条件合适风险较低,但可能有宫缩乏力、产道撕裂等问题;剖宫产有麻醉意外、脏器损伤等手术风险,术后恢复慢,再次妊娠并发症风险高,但特定异常情况时更安全。产妇孕期应按时产检,与医生沟通,选最适合的分娩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2-22

什么样的胎动是不正常的

胎动是反映胎儿健康的关键指标,不正常的胎动表现多样,包括胎动频繁、减少、规律改变、强度变化和位置异常,这些情况可能预示胎儿宫内缺氧等问题。如胎动频繁可能是早期缺氧表现,减少可能与胎儿窘迫等有关。孕妇需密切关注胎动,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同时定期产检、学会正确数胎动,以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2

避孕药服用过量是否会导致不孕

避孕药服用过量可能导致不孕。其主要成分雌激素和孕激素过量会干扰内分泌,使卵巢排卵异常,影响受孕;还会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和脱落,不利于受精卵着床;长期过量服用还可能引发月经紊乱,降低受孕几率。因此,避孕药不能常规使用,要按说明服用。若服过量后不适需及时就医,有生育计划应提前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2-22

怀孕75天应该如何打胎

怀孕75天打胎可选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药物流产通过服药使子宫收缩排出胚胎,可能需清宫;手术流产用负压吸引术吸出胚胎组织,有创伤和风险。术前要做B超、血常规等检查,术后需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一个月内禁性生活和盆浴。同时,女性要调整好心态。打胎应选正规医院和合适方式,保障自身健康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2-22

孕晚期同房是否有影响

孕晚期同房影响因情况而异。正常情况下,孕妇身体与胎儿发育良好,偶尔轻柔同房不一定有明显不良影响,但仍有风险;若孕妇有前置胎盘等并发症,或胎儿不稳定,同房会增加阴道出血、感染、早产风险,加重胎儿危险。孕晚期子宫敏感,同房可能引发宫缩。为母儿安全,建议尽量避免,可用拥抱等方式表达爱意,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2

怀孕三个月怎样睡比较好

怀孕三个月时,胎儿小、子宫增大不明显,对睡姿无严格要求,以舒适为主,左侧卧、右侧卧、平躺均可。不建议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要避免趴着睡,因其会压迫腹部、影响胎儿且导致孕妇呼吸不畅。孕妇可适当更换睡姿,还能借助孕妇枕支撑身体,同时注意营造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保障自身与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2

孕期**是否会影响宝宝

孕期**是否影响宝宝需结合孕期阶段和孕妇身体状况判断。孕中期孕妇状况良好时,适当性生活**一般无危害,羊膜囊等可保护宝宝;孕早期**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孕晚期则可能引发早产、宫内感染等。有前置胎盘等情况的孕妇,整个孕期都不宜**。孕期性生活要注意频率、力度,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2

怀孕初期经常生气会有什么后果

怀孕初期经常生气危害大。它会使孕妇内分泌失调,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还易引发血压波动、头痛失眠等,降低免疫力。同时增加流产风险,因情绪波动致子宫收缩频繁。还影响胎儿发育,使胎儿缺氧、影响神经系统;且可能让胎儿出生后性格更暴躁、敏感。孕妇要保持平和乐观心态,家人也应多关心支持,保障胎儿良好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2-22

怀孕初期能否喝含红花的中药

怀孕初期通常不能喝含红花的中药。红花有活血通经等功效,怀孕初期胚胎着床不稳,喝含红花中药可能致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增加流产风险。中药中红花用量不同、孕妇体质有别,少量饮用也可能有不良后果。怀孕初期用药要谨慎,除红花外,麝香等中药材孕期也应避免,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科普文章 2025-02-22

怀孕前期胸疼是否正常

怀孕前期胸疼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主要原因有:一是怀孕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大幅升高,刺激乳腺腺管和腺泡发育,引发胸部胀痛;二是乳腺组织增生为产后哺乳做准备,牵拉周围组织和神经致疼痛;三是个体对激素变化敏感程度有差异,疼痛表现不同。若疼痛异常需及时就医,孕妇可选择合适内衣减轻乳房负担。

科普文章 2025-02-22

没有必要时吃避孕药是否会有不良影响

非必要吃避孕药有不良影响。短效避孕药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造成内分泌失调,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类似早孕反应等。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非必要服用严重干扰内分泌,增加宫外孕、不孕风险,还会导致撤退性出血、月经失调等。避孕药不可随意吃,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必要尽量避免,可选择避孕套等更安全方式,误服不适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22

怀孕三个多月应该采取什么睡姿

怀孕三个多月,胎儿较小,睡姿相对自由,但建议多侧卧,避免长时间仰卧。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血管压迫,增加胎儿供血;右侧卧位能避免仰卧不良影响,让孕妇舒适。长时间仰卧会压迫下腔静脉,引发孕妇不适、影响胎儿血供。孕妇可适当变换睡姿,还可借助孕妇专用抱枕等工具。应以舒适和利血液循环为原则选睡姿,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22

怀孕后不呕吐是否正常

怀孕后不呕吐通常是正常现象。妊娠呕吐属常见早孕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孕妇身体状况不同,对激素变化反应有别,体质好、耐受性高者可能不吐。呕吐发生及程度受精神状态、胎儿发育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呕吐不代表胎儿发育异常,孕妇无需过度担忧,但仍要定期产检,监测胎儿指标,关注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与心态。

科普文章 2025-02-2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