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扎手术的意思是什么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结扎手术是一种绝育手术,通过切断、结扎或阻塞某些管道来阻止精子或卵子的排出,从而达到永久性避孕的目的。 结扎手术主要有男性输精管结扎和女性输卵管结扎两种类型。男性输精管结扎手术是将输送精子的输精管切断并结扎,这样精子就无法进入精液排出体外。女性输卵管结扎手术则是切断、结扎输卵管,使卵子不能与精子相遇结合,进而避免受孕。这种手术通常被视为一种长效、可靠的避孕方式,不过它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决定进行结扎手术之前,患者需要慎重考虑自身的生育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结扎手术作为一种绝育手段,在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它为那些确定不再有生育需求的人群提供了一种较为彻底的避孕方法。对于男性而言,输精管结扎相对较为简单,手术创伤较小,恢复也较快。而女性输卵管结扎手术虽然也比较安全,但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复杂性,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可能相对男性要更复杂一些。不过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进行结扎手术,都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糖尿病对怀孕是否有影响

糖尿病对怀孕有影响,与糖尿病类型、血糖控制有关。妊娠前患糖尿病,1型怀孕后血糖波动大易有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风险也增加;2型肥胖者孕期风险多,糖尿病患者怀孕后流产等概率高。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孕妇患高血压等风险、影响胎儿发育。糖尿病患者怀孕要密切监测血糖、按医嘱饮食运动和定期产检关注胎儿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2-12

怀孕初期发烧应该怎么办

怀孕初期为前12周,此期间发烧要谨慎对待。先尝试物理降温,如湿毛巾敷额头等部位或用退热贴。若发烧不退或体温超38.5℃要就医,因为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发烧会致水分流失,孕妇应多喝温水。还要密切关注胎儿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怀孕初期胎儿敏感,发烧情况复杂,孕妇要重视自身与胎儿状况。

科普文章 2025-02-12

怀孕在家无聊应该怎么办

怀孕是女性受孕至分娩前的生理时期。怀孕在家可通过多种方式充实生活,一是适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利于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二是培养兴趣爱好,像绘画、阅读;三是学习孕产知识,从正规书籍或线上平台获取;四是与家人朋友互动交流。避免无聊消极状态,以多种方式充实生活对孕妇身心和迎接新生命有益。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子宫痛应该怎么治疗

子宫痛治疗要依据病因,还需考虑患者年龄、生育状况等。痉挛性疼痛可通过休息和热敷缓解,因能放松平滑肌、改善循环。炎症致痛需抗感染治疗,遵医嘱用药。激素失衡要调整生活方式,严重时激素调节。肿瘤引起的可能需手术切除。不同病因治疗方式差别大,要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治疗并考虑个体情况以达最佳疗效。

科普文章 2025-02-12

唐氏筛查阳性意味着什么

唐氏筛查阳性表明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高而非确诊。其为产前筛查法,检测孕妇血液标志物并结合年龄、孕周评估风险,因检测原理与技术限制有假阳性率,孕妇生理状态、孕周误差等可致结果阳性但胎儿正常。阳性需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或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前者侵入性可直接分析胎儿染色体,后者非侵入性更安全但价高,所以阳性只是初步提示需再检查确定胎儿状况。

科普文章 2025-02-12

怀孕期间咳嗽对胎儿是否有影响

咳嗽由气管等受刺激引发。轻微且短期咳嗽对胎儿影响不大,与咳嗽病因、孕妇状况有关。轻微咳嗽如轻度感冒偶尔咳,孕妇恢复快,胎儿有羊水保护不受明显影响。剧烈咳嗽会增加腹压致子宫收缩,孕早期和晚期胎儿不稳定时易有流产或早产风险。长期咳嗽若因慢性病,会影响孕妇营养摄入和休息从而影响胎儿发育。孕妇咳嗽要注意休息等,有严重症状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37周脐带绕颈一周应该怎么办

孕37周脐带绕颈一周不必过度担忧。要监测胎儿状况,像通过胎动计数、胎心监护,胎动异常需及时就医。保持孕期保健,有良好生活习惯,正常活动无妨。脐带绕颈一周常见且大多无害,脐带有弹性。它不是剖宫产绝对指征,顺产若条件合适也可行。总之做好相关工作,多数不影响胎儿健康与分娩,有异常找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2-12

同房后阴道火辣辣痛应该怎么办

同房后阴道火辣辣痛原因多样,包括阴道干涩、炎症、过敏、损伤等。阴道干涩可能因缺雌激素或前戏不足,更年期女性缺雌激素可改善生活方式。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等,阴道炎类型多需就医诊断用药。过敏与避孕套、精液等有关,要避免过敏原。损伤多因动作粗暴,轻度可自愈。出现此症状要根据情况处理,疼痛不缓解或有异常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2

唐氏筛查21三体的含义是什么

21三体指胎儿第21对染色体多一条,正常人体细胞含23对染色体且每对两条。21三体综合征为先天性染色体疾病,会致胎儿生理和智力发育异常。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孕妇年龄越大风险越高,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影响。唐氏筛查21三体检测是产前筛查手段,高风险不代表胎儿一定患病,确诊需进一步检查,该筛查对降低患儿出生率意义重大。

科普文章 2025-02-12

怀孕了感冒有没有影响

怀孕时患上呼吸道感染影响不定,取决于多种因素。轻度感染如轻微流涕打喷嚏对胎儿影响小,孕妇免疫力可抵御病毒,身体能较快恢复。重度感染如高热、剧烈咳嗽会影响胎儿,高热影响细胞发育增加畸形风险,咳嗽增加腹压可致流产早产。孕早期感染影响更大,孕中晚期严重感染也有不良影响。孕期要预防感染,患病及时就医勿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12

腹直肌分离应该怎么恢复

腹直肌分离可通过多种方式恢复。运动康复方面,腹式呼吸能增加腹部肌肉活动,平板支撑增强腹部整体力量。物理治疗上,电刺激疗法促使肌肉收缩,手法按摩可放松肌肉。生活习惯中,要保持正确姿势、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其恢复是渐进过程,需综合多种方法并长期坚持,各方法相互配合有助于改善腹直肌分离状况。

科普文章 2025-02-12

怀孕有湿疹会影响胎儿吗

湿疹为多种内外因素引发的皮肤炎症反应。怀孕时患湿疹不一定影响胎儿,若症状轻,如仅有局部少量红斑等,无全身性感染且孕妇机能正常,不会影响胎儿;若严重,如皮肤大面积破损渗液致细菌感染、孕妇发热,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致发育迟缓等。患湿疹时应避免过敏原,保持环境清洁干燥等。

科普文章 2025-02-12

唐氏中期筛查是什么

唐氏中期筛查为产前检查项目,在孕15 - 20周进行。检测孕妇血液生化指标如甲胎蛋白等,结合年龄、体重、孕周等,评估胎儿染色体疾病风险,是非侵入性检测,对孕妇和胎儿无伤害。它只是风险评估,结果高危需进一步检查。其很重要,能早期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为家庭提供初步信息,筛选高风险孕妇以便进一步精确诊断。

科普文章 2025-02-12

怀孕生化妊娠怎样防止

生化妊娠是精卵结合未在子宫着床的妊娠,无法绝对防止。可从多方面降低风险,一是孕前检查,涵盖染色体、生殖系统检查等,能发现并处理影响受孕的问题;二是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很重要;三是避免有害物质,如甲醛等;四是保持良好心态。多种因素影响生化妊娠,做好这些能降低其发生几率。

科普文章 2025-02-12

羊水过多对胎儿是否有影响

羊水过多对胎儿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无影响。急性羊水过多时,羊水短时间急剧增多,会使孕妇不适,胎儿可能胎位异常、早产、窘迫甚至死亡。慢性羊水过多,羊水缓慢增多,胎儿可能有结构畸形、生长受限、早产等风险,但孕妇血糖高所致且控制良好或轻度不明原因羊水过多时胎儿可正常发育。孕妇要定期产检,有异常时医生会评估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2-12

阴虚应该怎么办

阴虚改善可从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着手。生活习惯上,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和节制性生活,因夜间阴气生长、过度劳累和性生活耗阴精。饮食方面,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如百合润肺止咳安神、黑芝麻补肝肾润五脏。运动可选择太极拳等温和方式,强度不宜大以免过度出汗伤阴。综合多方面才能有效改善阴虚状态。

科普文章 2025-02-12

唐筛筛查临界风险的含义是什么

唐筛筛查临界风险处于高风险与低风险之间,胎儿有患唐氏综合征风险但不像高风险那么高也不能排除。唐筛检测孕妇血液指标结合年龄体重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临界风险相关指标接近高风险界定范围。唐氏综合征会致胎儿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临界风险需重视。孕妇可通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或羊水穿刺进一步检查明确胎儿健康状况。

科普文章 2025-02-12

引产伤害是否很大

引产伤害较大且与多种因素相关。从孕周看,小孕周引产相对大孕周伤害略小,但都会损伤子宫内膜影响生育。引产方式方面,药物引产有副作用、可能引产不全需清宫增加感染风险,手术引产有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感染风险。个体差异上,身体素质好的恢复相对快但仍有伤害,有基础疾病的会加重病情或引发新问题,且引产还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非必要不建议引产。

科普文章 2025-02-12

唐筛筛查临界风险的意思是什么

唐筛筛查临界风险介于高风险与低风险间,胎儿有患唐氏综合征可能。唐氏综合征由染色体异常致胎儿智力低下等严重问题。唐筛通过检测孕妇血液标志物等评估风险,准确性非百分百。临界风险需进一步检查,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采外周血查胎儿游离DNA,羊水穿刺抽羊水查胎儿细胞,各有优劣,需医生指导下权衡选择。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吐吃不下东西应该怎么办

孕吐吃不下东西可从多方面应对。调整饮食上,选清淡易消化食物且少食多餐;改善环境方面,营造舒适无异味就餐环境;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等;适当运动能促进肠胃蠕动;就医治疗针对孕吐严重者,医生会用维生素B6等药物。先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无效或加重时就医,以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