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胎膜是什么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羊胎膜是包裹胎儿的一层膜性结构,由羊膜和绒毛膜组成,对胎儿有着重要意义。其特点包括薄、透明、无血管等,与羊水、胎儿、母体都有着密切关系。 1. 组成结构:羊胎膜由羊膜和绒毛膜组成。羊膜在内层,直接与羊水和胎儿接触,是一层半透明的薄膜;绒毛膜在羊膜之外,有绒毛结构,与母体子宫壁接触。 2. 功能作用:羊胎膜能保护胎儿免受外界冲击,维持胎儿生存环境稳定,还能参与物质交换,如氧气、营养物质等可通过羊胎膜进入胎儿体内,胎儿的代谢废物也可通过其排出。 3. 与羊水关系:羊胎膜包裹着羊水,羊水在羊膜腔内,为胎儿提供了一个恒温、恒压、有一定活动空间的环境,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4. 临床意义:羊胎膜的状态可反映胎儿健康状况。例如羊水过多或过少可能与羊胎膜异常有关,在产前检查中,医生会关注羊胎膜的完整性等情况。 羊胎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它的正常与否与胎儿的健康和发育息息相关,在孕期检查等过程中对羊胎膜的关注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怀孕期贫血应该吃什么补血

贫血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下限的综合征。孕期贫血可通过食物与遵医嘱用药补血。食物上多吃富含铁(如动物肝脏、血)、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贫血。药物方面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可补血,但孕妇使用时要严格遵医嘱,因过量有不良反应且个体有差异,孕期重视贫血,合理补养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期贫血吃什么能补血

贫血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下限的综合征。孕期贫血可食物与药物补血。食物方面: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血液制品,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如橙子、草莓,含优质蛋白的瘦肉、鱼类都有助于补血。药物方面: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可补血但要遵医嘱,注意不良反应。孕期贫血常见,食物补充为基础,严重时需医生评估用药且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胸闷是怎么回事

怀孕胸闷是孕期胸部闷胀不适,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增大、过度劳累、贫血、心脏疾病等引起,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有关。激素变化可影响呼吸致胸闷,需休息放松;子宫增大挤压胸腔可调整姿势吸氧;劳累需休息放松;贫血要补充营养或遵医嘱用药;心脏疾病要就医治疗。孕妇要保持良好习惯、定期产检,严重不适要立即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早期吃哪些食物会滑胎

滑胎即自然流产,怀孕早期某些食物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如马齿苋、薏米、螃蟹、甲鱼等,但不是绝对的,食用量等因素也起作用。马齿苋凉性且散血,大量食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薏米兴奋子宫平滑肌;螃蟹性寒凉,蟹爪有活血祛瘀之功;甲鱼通血络、散瘀块。孕妇饮食要谨慎,虽这些食物不意味着吃了就滑胎,但应避免大量食用并注意饮食均衡。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孕期如何计算

怀孕孕期从受孕到分娩约280天、40周左右,计算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差异。有末次月经计算法,月经不规律女性用此方法可能有偏差;排卵期估算法,确定排卵期较复杂;超声检查法,胎儿发育速度不同会有误差;根据胎动日期计算法,经产妇感觉胎动时间早。孕期计算对了解胎儿发育和保健意义重大,多种方法可综合使用。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胸涨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胸涨是孕期女性胸部胀满不适现象。其原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胸部血液循环增加、乳房炎症等,也可能是乳房肿瘤。治疗方法有热敷、按摩、选合适内衣、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等,炎症需遵医嘱用药。日常要避免挤压胸部、注意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严重或异常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后封闭抗体阴性意味着什么

封闭抗体存在于正常孕妇血清。怀孕后封闭抗体阴性可能不利于维持妊娠、增加流产等风险但不绝对,与母体免疫系统、免疫耐受有关。母体免疫系统可能误认胚胎为异物发动攻击,阴性时免疫耐受难建立影响胚胎发育。虽阴性者流产风险相对高,但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封闭抗体阴性提示免疫关系异常,不一定就流产,不能单靠此指标判断妊娠走向。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腰酸是怎么回事

怀孕腰酸为女性妊娠期腰部酸痛现象。原因包括孕期激素变化、子宫增大、腰部肌肉疲劳、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是盆腔炎、腰肌劳损、缺钙等。治疗有腰部按摩、热敷、调整姿势、适当运动、用托腹带等。泌尿系统感染需就医用药。孕妇日常注意休息、姿势、保暖、选合适鞋子可减轻症状。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后出血颜色是什么

怀孕后出血颜色有粉红、鲜红、暗红、褐色多种情况。粉红色出血可能是受精卵着床少量出血,正常且量少持续短;鲜红色出血较严重,可能是流产或宫外孕征兆,伴腹痛需就医;暗红色出血可能是子宫陈旧性出血,如胎盘早剥初期;褐色出血是陈旧血,如孕早期孕酮不足时有褐色分泌物。不管何种颜色出血,有其他不适都应重视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一个多月肚子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

怀孕一个多月肚子隐隐作痛原因多样。一是子宫增大牵拉周围组织韧带,可卧床休息或轻柔运动。二是激素变化影响身体系统,需心理调节。三是饮食不当致胃肠道不适,要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还有盆腔炎、宫外孕等,前者用药物配合热敷,后者手术或药物治疗。也可能是先兆流产等其他原因,疼痛加剧或有异常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剖宫产麻药有哪些后遗症

剖宫产麻药后遗症指麻药使用后可能的异常,有头痛、腰痛、神经损伤、低血压、过敏等但非所有产妇都会出现。头痛与椎管内麻醉致脑脊液漏有关,多在术后1 - 3天出现。腰痛可能是穿刺或孕期腰部问题。神经损伤少见,与麻醉操作有关。低血压由麻醉后血管扩张引起,术中会处理。过敏发生率低,有皮肤症状甚至呼吸困难。多种因素影响后遗症出现,不能单纯归结为麻药后遗症。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五十多天肚子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五十多天肚子隐隐作痛在妊娠早期较常见。原因包括子宫增大、激素水平变化、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先兆流产等,也可能是异位妊娠、盆腔炎等。子宫增大牵拉组织韧带、激素影响胃肠功能、饮食不洁或难消化、劳累过度都可致痛。不同原因有不同应对方法,如休息、调整饮食、热敷等。先兆流产较严重需就医用药。若疼痛加重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五个月腰酸疼是怎么回事

怀孕五个月腰酸疼原因多样,可能是身体重心改变、激素变化、腰部肌肉疲劳、缺钙、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也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腰肌劳损、盆腔炎等。不同原因有不同治疗方法,像重心改变可调整生活方式,激素变化可运动和热敷等。情况复杂应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孕妇日常也需注意腰部护理及产检等。

科普文章 2025-02-11

人工流产可以去哪里做

人工流产应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像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部分专科医院等。综合医院科室全,遇意外能调配资源,技术和设备先进;妇幼保健院专注妇女儿童健康,处理妇科问题经验丰富;专科医院妇产科有专长,专业水平高且服务个性化。总之,选正规专业机构做人工流产很重要,可保手术安全、有效和术后恢复,规避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38周胎盘厚度标准有哪些

孕38周胎盘厚度正常范围约3.6 - 3.8厘米,通过超声测量。正常范围有助于判断胎盘发育,过薄可能胎盘功能不全,过厚可能与胎盘早剥等有关。个体差异受孕妇身体状况、胎儿发育情况影响,不在此范围不一定异常。胎盘厚度与功能有关,正常厚度对胎儿生长发育、物质供应有帮助。胎盘厚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五个月小肚子疼的原因

怀孕五月小肚子疼原因多样,可能是子宫增大、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先兆流产、胎盘早剥等,也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因素。子宫增大牵拉组织致疼可通过休息等缓解;饮食不当需调整饮食;过度劳累要注意休息。先兆流产和胎盘早剥较严重需就医。孕妇应保持良好习惯、定期产检,肚子疼要及时就医莫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五个月小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怀孕五个月小肚子疼原因多样。子宫增大可牵拉周围组织韧带致隐痛,需多休息;饮食不当刺激胃肠道会疼,要调整饮食;腹部着凉致肠道痉挛疼,要保暖;先兆流产、胎盘早剥较严重,需遵医嘱治疗。也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出现肚子疼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详述症状,孕期要定期产检、保持良好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妇不能食用哪些中药

孕妇有多种中药不能食用,包括活血化瘀类、峻下逐水类、芳香走窜类和有毒性的中药。像红花活血化瘀,孕妇食用可能流产;巴豆峻下逐水,服用易影响胎儿稳定;麝香走窜力强,可能引起胎动不安或流产;乌头有毒,会危害孕妇与胎儿健康。孕妇身体状况和孕期阶段也影响中药禁忌。孕期饮食用药需谨慎,不确定时不要尝试。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五个月阴道流水是怎么回事

怀孕五个月阴道流水原因多样,包括生理分泌物增多、生殖道局部感染、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阴道炎症等,也可能是宫颈病变、子宫畸形等。生理分泌物增多注意外阴清洁即可;局部感染需遵医嘱用药;胎膜早破要住院观察;宫颈机能不全可能需手术;阴道炎症按医嘱用药。情况复杂应及时就医,平时注意卫生、避免劳累、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妇不能吃的中药有哪些

孕妇不能吃的中药包括活血化瘀类(莪术可破血逐瘀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峻下逐水类(甘遂药性峻猛泻下易伤正气影响胎儿)、有毒类(乌头含毒性成分可致胎儿畸形)、芳香走窜类(麝香香气浓烈可致流产)等。这些中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致流产等。所以孕期用药要谨慎,用中药前应咨询医生确保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2-1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