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卵泡瘪了与排出有什么区别

赵晓东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B超卵泡瘪了是卵泡没有正常发育成熟或者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而萎缩的表现,而卵泡排出则是成熟卵泡破裂释放卵子的正常生理过程。两者在卵泡形态、内部结构、后续影响等方面存在区别。 1. 卵泡形态不同:卵泡瘪了时形态不规则,大小可能小于正常成熟卵泡,卵泡壁会有塌陷、皱缩的表现;而排出的卵泡原本是饱满的圆形或椭圆形,排出后会形成塌陷的痕迹,但整体形态相对规则。 2. 内部结构不同:瘪了的卵泡内部可能没有卵子或者卵子已退化,卵泡液也可能出现减少、混浊等情况;排出的卵泡在排出前内部有成熟的卵子,卵泡液清亮。 3. 后续影响不同:卵泡瘪了往往意味着这个周期没有正常排卵,可能影响受孕;卵泡排出后,若在合适时间与精子相遇则可能受孕。 如果在监测卵泡过程中发现卵泡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如果是因为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导致的卵泡发育不良,可能需要通过调理激素水平等方式来改善。比如可以使用克罗米芬、来曲唑等药物,但一定要在医生的详细评估和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乳头疼来月经与怀孕有何区别

乳头疼在来月经和怀孕时有所不同。疼痛程度上,来月经多为轻度疼,怀孕时可能更强烈。持续时间方面,来月经经前疼月经来后缓解,怀孕可能从孕早期持续很久。乳头外观上,来月经无明显变化,怀孕时颜色加深、乳晕扩大。来月经疼由激素周期波动引起,怀孕疼因激素大幅改变。若疼持续不缓解或有异常症状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8

怀孕19周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孕19周处于孕中期,需进行常规与特定产前筛查。常规检查包含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测量,特殊检查有唐氏筛查、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等。血压测量可发现妊娠期高血压,体重测量反映孕妇健康与胎儿发育,宫高腹围能判断胎儿发育,胎心听诊可知胎儿状态,其他检查从各方面筛查疾病或评估胎儿发育以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8

流产后子宫恢复不好有哪些症状

流产后子宫恢复不好有多种症状表现。阴道持续出血方面,正常1 - 2周内出血应停止,恢复不好会出血超2周、时多时少等,与子宫收缩乏力或有残留组织有关。腹痛方面,正常轻微且渐轻,恢复不好会持续且严重,可能因残留物感染或复旧不全。分泌物异常方面,正常无色或白色无异味,恢复不好会增多、发黄、有异味,可能因子宫感染影响菌群平衡,有症状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8

流产和引产的区别是什么

流产和引产在多方面有区别。怀孕时间上,流产为12周内,引产是12周以上;胎儿状态方面,流产时胎儿为胚胎,引产时已基本成形。操作方式上,流产较简单如药物或手术,引产较复杂。对母体伤害程度,流产较小,引产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二者都是终止妊娠方式,本质有别,要遵医嘱根据怀孕周期选择,术后都需休息调养。

科普文章 2025-02-08

孕妇低蛋白血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妇低蛋白血症是孕妇血液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原因有营养摄入不足,像缺乏肉、鱼、蛋、豆等富含蛋白质食物;身体需求增加,孕妇和胎儿发育都需大量蛋白质;疾病影响,如肝脏、胃肠道疾病影响蛋白质合成、消化吸收。处理上要饮食调整,多吃瘦肉、牛奶等富含蛋白质食物,还要定期产检。这一情况需重视以保障孕妇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8

剖腹产和顺产坐月子的区别有哪些

产褥期即坐月子,顺产和剖腹产是不同的分娩方式。二者在产褥期护理和注意事项上有区别。创口护理方面,顺产伤口小与会阴部,护理重点是清洁干燥;剖腹产腹部切口大且护理复杂。活动限制上,顺产恢复快能早下床,剖腹产早期活动受限。饮食方面,顺产较快过渡正常饮食,剖腹产排气后从流食开始过渡。产妇都要注意休息、心态和营养均衡。

科普文章 2025-02-08

28周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怀孕28周有多项检查。常规检查含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率测量,血压测量可发现妊娠期高血压,体重反映孕期体重增长合理性,宫高腹围判断胎儿发育,胎心率监测胎儿是否缺氧。特殊检查有糖耐量试验筛查妊娠期糖尿病,血常规查贫血,尿常规查泌尿系统感染与肾脏疾病等,这些检查可全面评估孕妇与胎儿状况,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8

怀孕28周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怀孕28周属孕晚期,检查项目包括常规检查与胎儿发育情况检查。常规检查有血压测量,血压异常影响母婴健康;体重测量,增长过快或过慢都有问题;宫高腹围测量可判断胎儿发育是否与孕周相符;血常规查贫血;尿常规查多种指标助于发现疾病。胎儿发育情况检查包含胎儿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这些检查能全面了解孕晚期母婴状况并应对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08

剖腹产全麻有哪些后遗症

剖腹产全麻可能有低血压、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影响胎儿健康等后遗症。低血压会影响器官血液灌注;呼吸抑制需监测呼吸必要时辅助呼吸;苏醒延迟与个体药物代谢差异有关;恶心呕吐严重可致误吸;全麻可能影响胎儿功能。不过这些后遗症不一定发生,现代医学可降低风险并权衡麻醉方式利弊保障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2-08

剖腹产和顺产坐月子区别有哪些

顺产与剖腹产的产褥期有诸多不同。身体恢复方面,顺产创伤小恢复快,剖腹产有切口恢复慢;恶露排出上,顺产较顺畅,剖腹产可能受手术影响且不畅时易有并发症;饮食上,顺产限制少,剖腹产术后初期需更谨慎;活动方面,顺产可早适度活动,剖腹产要循序渐进。产褥期都要注意卫生、休息,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8

产后盆底肌检查属于什么检查

产后盆底肌检查评估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包括肌力、收缩能力和疲劳度等。检查方式有盆底肌电评估,将电极探头放阴道内检测电活动信号分析功能,还有医生手指放入阴道的手法检查。其意义在于发现盆底功能障碍,像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也能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确定治疗方式。这一检查对产后女性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2-08

子宫下方长颗粒是怎么回事

子宫下方长颗粒原因众多。一是正常生理结构,像宫颈纳氏囊肿常被误认,多无症状无需处理。二是炎症,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刺激可致组织增生,如慢性宫颈炎引发宫颈息肉。三是囊肿,除纳氏囊肿,皮脂腺囊肿也可能出现在附近皮肤。四是尖锐湿疣,HPV感染所致,有特殊症状。总之,不能单靠此症状诊断,需就医检查明确病因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8

子宫下方阴道处长颗粒是怎么回事

子宫下方阴道处长颗粒原因多样。一是正常生理结构如处女膜痕可被误认,且无不适症状。二是尖锐湿疣,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性传播疾病,颗粒呈菜花或乳头状、质地软、有症状。三是假性湿疣,病因不明,颗粒如鱼子或绒毛样、密集、症状轻。四是阴道炎症刺激致组织增生,伴有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发现此情况需就医明确病因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8

正常子宫摸起来是什么样

正常未生育女性的子宫类似倒置梨形、质地硬且有弹性、在盆腔内前倾前屈位。形状上,上宽下窄,子宫体与子宫颈比例在青春期前为1:2,生育期为2:1。质地方面,由平滑肌组织紧密排列所以较硬,弹性有助于适应生理周期和孕期变化。位置上,前倾是子宫体与阴道向前成角,前屈是子宫体与子宫颈向前弯曲,这些特征有助于初步判断女性生殖系统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8

42天月子和30天月子有哪些区别

42天产褥期与30天产褥期在多方面有区别。身体恢复上,30天初步恢复产妇仍可能虚弱,42天更接近孕前状态;恶露排出方面,30天可能未净,42天基本排净;子宫复旧情况为30天未完全恢复,42天基本恢复正常;盆底肌30天较松弛,42天恢复更好。产褥期长短还影响产妇心理状态,适当延长有助于更好适应新生活和角色。

科普文章 2025-02-08

产后排气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产后排气是产妇身体恢复的重要标志,意味着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因素会抑制肠道蠕动,肠道蠕动恢复正常后气体排出即为产后排气。可通过尽早活动(顺产几小时后、剖宫产术后一天左右下床或床边活动)、调整饮食(先流食、避免产气食物)、腹部按摩(顺时针轻按)促进排气,这对产妇身体恢复有积极意义。

科普文章 2025-02-08

怀孕时子宫内有息肉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突向宫腔的增生物,怀孕时发现可能之前已存在或怀孕后形成。其成因包括激素水平影响、炎症刺激、遗传因素。处理上,息肉小且无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密切监测妊娠即可;息肉大或有症状处理复杂,手术有流产、早产风险,极端情况需医生综合评估谨慎手术,整个过程需医生严密监测判断。

科普文章 2025-02-08

怀孕与月经有哪些区别

怀孕是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二者在激素水平、子宫状态、生理表现方面存在差异。激素上,怀孕激素持续高水平维持妊娠,月经时激素周期性变化。子宫方面,怀孕子宫随胎儿发育增大,月经时无胚胎发育子宫大小不变。生理表现上,怀孕停经且有早孕反应,月经是周期性阴道出血。育龄女性停经可能是怀孕或其他因素,怀疑怀孕可检测确认。

科普文章 2025-02-08

产后尿路感染应该吃什么药

产后尿路感染可用药治疗,如呋喃妥因、磷霉素,但需医生指导。呋喃妥因能抑制多种细菌,缓解症状,但产后用要由医生确定剂量和疗程。磷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杀菌,产后使用时医生会考虑身体恢复、哺乳等因素调整方案。产后女性尿路感染不应自行买药,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能保障健康、避免不良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2-08

阴道流出豆腐渣样物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阴道流出豆腐渣样物可能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此菌为条件致病菌,全身或阴道局部免疫下降时发病,如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怀孕、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穿紧身化纤内裤或肥胖也会诱发。治疗要消除诱因,在医生指导下用克霉唑或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还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

科普文章 2025-02-08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