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分散片有哪些副作用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氨溴索分散片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具体如下: 1. 胃肠道反应:这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胃部灼热感、食欲缺乏等症状。这是因为药物在胃肠道内作用时,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一定刺激,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 2.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表现为皮疹,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还有可能引起瘙痒症,身体不同部位会产生瘙痒的感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血管性水肿,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等情况。 3. 其他:偶尔还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方面的不适症状,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还有可能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的现象,这可能与药物对肝脏代谢功能的影响有关,但通常是轻度且可逆的。 氨溴索分散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上述副作用,如果在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并且使用氨溴索分散片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等。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阴道里有点痒应该用什么药

阴道痒病因多样,不可盲目用药,不同病因用药有别。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克霉唑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制霉菌素改变真菌细胞膜通透性来抗真菌,但用药需遵医嘱。细菌性阴道炎是菌群失调混合感染,甲硝唑、替硝唑可抑制厌氧菌,使用也需医生决定。阴道痒应就医检查病因后遵医嘱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06

外阴瘙痒是哪种妇科病引起的

外阴瘙痒可由多种妇科病引发。阴道炎中的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感染致阴道菌群环境改变、白带豆腐渣样等且刺激外阴)、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引起,影响受孕、分泌物黄绿泡沫样且臭并刺激外阴),外阴炎(尿液粪便刺激等因素致外阴炎症反应),宫颈炎(宫颈炎症分泌物刺激外阴)都与之有关。若有外阴瘙痒需就医检查明确病因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6

抗卵巢抗体弱阳性是怎么回事

抗卵巢抗体弱阳性意味着体内有针对卵巢组织的抗体,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巢局部炎症、手术、感染等有关。它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但不一定有明显症状或导致严重疾病。卵巢局部炎症、手术、感染等可引发该抗体产生。虽弱阳性不一定有严重问题,但如果有月经不调、不孕等应进一步检查卵巢功能,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护卵巢功能。

科普文章 2025-02-06

积液细胞学检查内容有哪些

积液细胞学检查分析积液细胞成分辅助诊断疾病。细胞类型检查方面,炎症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多提示急性炎症,淋巴细胞多与慢性炎症或肿瘤有关;肿瘤细胞观察形态可判断是否存在;间皮细胞正常有一定量,病理状态下会改变。细胞形态观察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数量统计方面,不同疾病状态下数量有差异。该检查为诊断等提供重要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十八岁可能会有哪些妇科病

十八岁可能出现月经不调、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病。月经不调与HPO轴未成熟稳定有关,压力、节食、作息等因素可影响其功能。阴道炎多因个人卫生问题引发,不同类型症状有别。盆腔炎多由下生殖道感染上行蔓延导致。多方面因素使十八岁女性易受妇科病困扰,了解知识有助于预防,有症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右侧卵巢内囊性结构是怎么回事

右侧卵巢内囊性结构有多种情况。生理上可能是卵泡或黄体囊肿,卵泡发育中会形成囊性结构,黄体囊肿会随月经周期消失。病理上可能是卵巢囊肿(如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等)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理因素形成原因复杂。若为生理现象大多无需处理,病理情况则需进一步检查、根据情况治疗,如手术或药物治疗等。

科普文章 2025-02-06

怎样知道是否有妇科病

判断妇科病可从症状表现、身体检查和特殊情况综合判断。症状上,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异常、下腹疼痛、外阴瘙痒可能提示患病。身体检查方面,妇科常规检查、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有帮助。特殊情况中,不洁性生活史增加性传播疾病风险,有家族史发病风险可能增加。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剖宫产术后不能吃哪些食物

剖宫产术后是经手术切开腹部及子宫分娩婴儿后的时期。术后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因其会刺激胃肠道、影响伤口愈合;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易产气食物会引起腹胀、影响子宫收缩;生冷食物会导致消化不良、影响恶露排出。饮食对恢复很关键,应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食物。

科普文章 2025-02-06

剖宫产后不能吃哪些食物

剖宫产后某些食物不适合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刺激胃肠道,增加负担;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影响子宫恢复与恶露排出,刺激脾胃;油腻食物如油炸品、肥肉,不易消化影响食欲;易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会引起腹胀腹痛不利于伤口愈合。剖宫产后应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以利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肿瘤标志物是什么有哪些

卵巢肿瘤标志物可反映卵巢肿瘤存在,常见的有CA125、HE4等。CA125在卵巢上皮性癌尤其是浆液性癌中常升高,不过其升高不一定是卵巢癌,良性病也可致其升高;HE4对卵巢癌诊断有辅助价值,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卵巢肿瘤标志物在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但标志物不绝对特异,需综合判断来评估患者情况并制定诊疗计划。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瘤分良性、恶性和交界性,发病与遗传、激素、环境等因素有关。遗传上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等会增加患卵巢癌风险,激素中雌激素长期刺激可能诱发,环境因素如工业污染、吸烟也有关。良性瘤小且无症状可观察,大或有症状手术切除;恶性瘤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不同性质卵巢瘤处理方式不同,了解其知识有助于治疗,关注致病因素对预防有意义。

科普文章 2025-02-06

盐酸赛庚啶片是一种什么药

盐酸赛庚啶片为抗组胺药。药理上竞争性阻断H1受体产生抗过敏效应,还有抗5 - 羟色胺和抗胆碱作用,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过敏症状。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和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过敏症状的治疗。用药需医生指导,剂量疗程因人而异。有嗜睡等不良反应,青光眼、尿潴留患者禁用。它治疗过敏有效,但使用要谨慎。

科普文章 2025-02-06

孕期鼻炎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孕期鼻炎是女性孕期发生的鼻炎,对胎儿有一定影响但非绝对。症状轻影响不大,严重时影响胎儿发育,如引起缺氧。鼻炎可致孕妇呼吸不畅,减少氧气吸入影响胎儿氧供,严重时发育迟缓;严重打喷嚏使腹压骤增,可能刺激子宫致流产或早产但不一定发生;感染引起的鼻炎,病毒可能影响胎儿,影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多种因素决定其对胎儿影响,就医治疗可降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无回声区是什么意思怎么办

卵巢无回声区是超声检查结果,可能是卵泡、囊肿等多种情况。卵泡为正常生理结构,囊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无回声区较大或有腹痛、月经紊乱等异常表现时可能有疾病,需进一步检查。生理性囊肿多无需干预,病理性囊肿要综合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考虑方案,诊断处理要结合患者情况并借助多种检查手段。

科普文章 2025-02-06

地红霉素肠溶片副作用有哪些

地红霉素肠溶片副作用有消化系统、皮肤、其他方面等反应。消化系统常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因药物刺激胃肠道、影响营养摄取。皮肤方面可能有皮疹、皮肤瘙痒,是过敏表现。其他方面可能肝功能异常、有神经系统症状。副作用因人而异,使用要遵医嘱,医生权衡使用,用药不适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怀孕36周产检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怀孕36周为孕晚期产检,项目分常规与特殊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可监测妊娠期高血压;体重测量,能反映孕妇体重增长是否正常;宫高、腹围测量,可估计胎儿发育;血常规、尿常规可查贫血与泌尿系统问题;胎心监护能了解胎儿是否缺氧。特殊检查有超声检查,可评估胎位、胎儿大小、胎盘及羊水情况,这些检查有助于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透明细胞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透明细胞癌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起源于卵巢上皮细胞,少见却具侵袭性,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相关。细胞层面是正常细胞异常变化成癌细胞,有透明细胞形态。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手术目的为减瘤,早期可能根治,化疗药物选择依患者情况而定,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

科普文章 2025-02-06

体外受精有哪些危害

体外受精存在多种危害。一是可能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促排卵药易致此症,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二是多胎妊娠风险增加,多胎会使孕妇孕期并发症增多,影响胎儿健康;三是存在感染风险,操作不无菌可致盆腔炎等;四是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成功率。体外受精虽有效,但有危害,需权衡利弊并做好准备。

科普文章 2025-02-06

怀孕36周产检检查哪些项目

怀孕36周为孕晚期,产检项目分常规与特殊两类以评估孕妇和胎儿健康状况为分娩做准备。常规项目包括血压测量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等,体重测量判断体重增长是否正常,宫高腹围测量反映胎儿发育,尿常规检查多种指标,血常规看是否贫血,胎心监护监测胎儿心率。特殊项目如产科B超评估胎位等。这些检查可全面了解情况确保顺利分娩。

科普文章 2025-02-06

怀孕6个月有哪些产检项目

怀孕6个月(孕24周左右)的产检项目包括常规检查与针对胎儿发育状况的特定检查。常规检查有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率等,血压异常可能预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体重增长反映营养状况,宫高腹围评估胎儿发育,胎心率可判断胎儿宫内状态。特定检查如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各项检查对保障母婴健康不可或缺。

科普文章 2025-02-06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