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是哪种妇科病引起的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外阴瘙痒可能由多种妇科病引起。常见的有阴道炎,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炎也会导致外阴瘙痒;还有宫颈炎等疾病也可能与外阴瘙痒有关。 1.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会改变阴道内的菌群环境,产生炎症反应,除了引起阴道内的症状,如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还会刺激外阴,导致外阴瘙痒。 2.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滴虫可吞噬精子,影响受孕,同时会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绿色泡沫样,有臭味,并且刺激外阴引起瘙痒。 3. 外阴炎的发生可能与尿液、粪便刺激,内裤不透气,局部过敏等因素有关。外阴皮肤或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 4. 宫颈炎患者宫颈部位存在炎症,宫颈的炎症分泌物可能会对外阴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外阴瘙痒,宫颈炎还可能伴有白带增多、异味、接触性出血等症状。 外阴瘙痒是多种妇科病可能出现的症状,如果出现外阴瘙痒,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哪些妇科病会影响怀孕

妇科病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统称,包含多种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组织影响输卵管、卵巢功能,降低受孕率;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卵巢多囊样改变等表现,排卵障碍影响怀孕;输卵管堵塞使精子卵子无法相遇致不孕;子宫肌瘤影响子宫形态和内膜环境;宫颈炎使宫颈黏液变稠阻碍精子。多种妇科病可能影响怀孕,备孕久不成功应就医检查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6

宫颈取活检是检查哪些东西

宫颈取活检用于检查宫颈是否病变,涵盖炎症、癌前病变与癌症等。炎症方面可确定慢性宫颈炎、宫颈结核等,慢性宫颈炎久不愈影响宫颈功能,宫颈结核虽少见但危害大。癌前病变检测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分级意义重大。对于宫颈癌,是确诊金标准,能明确癌症类型。宫颈活检对判断宫颈健康状况、制定治疗或随访计划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囊性包块是什么意思怎么办

卵巢囊性包块为卵巢内有液或半固体物质的包块。其形成原因多样,生理上有卵泡囊肿等生理性囊肿且多会随月经周期消失,病理上有巧克力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不同性质的包块处理不同,小的生理性囊肿可观察,病理性的如巧克力囊肿要综合多种因素决定治疗,良性肿瘤符合一定条件考虑手术,恶性肿瘤需全面评估制定方案。发现包块要重视,及时就医判断性质并合理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06

婚前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婚前检查包含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内容。询问病史涵盖家族史、个人史、既往病史,可评估后代遗传病风险与了解个人健康状况等。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与生殖系统检查,能反映基本健康状态与发现生殖器官异常。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传染病、遗传病检查等,婚前检查有助于发现健康问题,保障婚后生活与生育。

科普文章 2025-02-06

妇科病自检方法有哪些

妇科病自检方法有观察白带、查看外阴、感受月经情况。观察白带时看颜色、量和异味,颜色改变、量突然增多、有异味可能是妇科病。查看外阴要注意皮肤状态和是否瘙痒,异常皮肤表现或瘙痒可能患病。感受月经情况需关注周期、量和性状,周期不规律、量过多过少、性状异常可能与妇科病有关,自检只是初步判断,异常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妇科病的含义是什么

妇科病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统称,包含多种类型。炎症类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病因有感染、刺激等,症状各有不同。肿瘤类分良恶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为良性,宫颈癌等为恶性,症状随病情发展而现。内分泌失调相关的如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妇科病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手段有别,女性应关注生殖健康定期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囊性结节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囊性结节为卵巢囊性肿物。成因复杂,内分泌失调如激素失衡、炎症长期刺激、先天性卵巢发育异常都可能导致。处理方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小结节无症状可能无需处理定期复查,大结节或有症状需评估治疗。治疗包括手术和调整生活方式。这是需要重视的病变,处理要综合考虑,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很关键。

科普文章 2025-02-06

自然流产后吃什么恢复快

自然流产后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快恢复。首先食物方面,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类,含铁的动物肝脏、红枣,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都有益。其次中药如阿胶、益母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也有助于恢复。但这些食物和中药都要合理摄入,同时恢复还需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等多方面因素。

科普文章 2025-02-06

支原体妇科病是什么

支原体妇科病由支原体感染引发。感染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间接传播较少见。症状上很多女性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颜色异常,可伴尿道刺激症状与下腹部疼痛。在生殖健康方面,可致不孕,孕妇感染虽不一定直接致流产,但增加流产等风险,还可能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女性要注意预防,有症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自然流产吃什么有助于快速恢复

自然流产后可通过合理饮食促进恢复。首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肉可提供修复身体的原料。其次含铁食物像动物肝脏、红枣能预防贫血。再者新鲜蔬果富含的维生素对身体恢复有积极意义。还有在医生指导下,阿胶、黄芪等中药可能有帮助。总之要保证饮食均衡多样,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以助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2-06

剖宫产第三天应该吃什么

剖宫产第三天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可选流食或半流食。粥类中,小米粥营养多、易吸收,大米粥可滋养脾胃。汤类能补营养促乳汁分泌,鲫鱼汤优质蛋白多,猪蹄汤有胶原蛋白,但要撇油。面条加青菜也不错,青菜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防便秘,面条供能。总之,这样饮食有助于产妇恢复和乳汁分泌。

科普文章 2025-02-06

氨溴索分散片有哪些副作用

氨溴索分散片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胃肠道反应常见,如恶心、呕吐等,因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其功能。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症、血管性水肿等。还可能有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不适及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后两者较少见。用药若有不适需就医,要严格遵医嘱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06

剖腹产生二胎前有哪些检查项目

剖腹产生二胎前检查项目分身体基本状况检查和与上次剖宫产相关检查。身体基本状况检查包含血液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检查、心电图检查、尿常规检查。与上次剖宫产相关检查有子宫瘢痕检查、盆腔检查。这些检查能评估孕妇身体是否适合再次剖宫产,保障母婴健康,降低手术风险,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手术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2-06

剖腹产生二胎前有哪些检查

剖腹产生二胎前的检查对孕妇和胎儿意义重大。子宫瘢痕评估可查瘢痕愈合状况,避免子宫破裂风险。常规身体指标检查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了解孕妇身体机能。血压检查可监测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压。传染病检查关系母婴健康。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胎儿检查查看发育情况。这些检查确保再次剖宫产安全及胎儿健康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2-06

卵巢功能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卵巢功能检查项目有基础性激素六项测定、AMH测定、超声检查等。基础性激素六项测定在月经来潮第2 - 5天检查,其各项激素水平变化反映卵巢功能,如FSH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等。AMH由卵泡颗粒细胞分泌,水平与卵泡数量相关且不受月经周期影响,值低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差。超声检查可观察卵巢相关情况,各项目从不同方面评估卵巢功能,对诊断疾病和评估生育能力意义重大。

科普文章 2025-02-06

多囊患者减肥应该怎么减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减肥需多方面综合进行且循序渐进。饮食上,要控制热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蛋白质并合理分配三餐。运动方面,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都要进行。生活习惯上,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多方面综合调整才能实现较好减肥效果且避免不良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2-06

三伏天做火疗有哪些好处

三伏天火疗有诸多好处。一是促进血液循环,温热刺激让血管扩张利于物质运输。二是驱散寒邪,可改善寒邪所致疾病。三是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寒湿凝滞。四是改善寒湿引起的身体不适。然而火疗存在风险,操作不当会致皮肤损伤,且热性体质者、孕妇、皮肤过敏者等不适合,进行前应咨询专业中医。

科普文章 2025-02-06

孕32周产检有哪些项目

孕32周产检含常规与特殊项目。常规项目有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率等,特殊项目可能有超声检查、胎心监护。测量血压可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都有问题。宫高腹围能判断胎儿发育。正常胎心率110 - 160次/分钟,异常提示缺氧。超声检查胎儿多种情况。胎心监护能判断胎儿是否缺氧等,这些项目保障孕妇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06

抗卵巢抗体阳性是怎么回事

抗卵巢抗体阳性意味着体内有针对卵巢组织的抗体。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染色体异常、卵巢感染等因素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系统会误攻卵巢组织,染色体异常可引发免疫反应,卵巢感染会改变其抗原性而产生抗体。它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等卵巢功能,影响生育能力但不绝对,发现阳性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以应对。

科普文章 2025-02-06

抗卵巢抗体阳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抗卵巢抗体阳性意味着体内有针对卵巢组织的抗体,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遗传因素有关。它可能影响卵巢正常功能,导致不孕、流产等生育问题但不一定。自身免疫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感染(部分感染源和机制不明)、遗传因素都可能引发。发现阳性时,要查病因,有自身免疫病要治原发病,可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用药要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25-02-06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