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要多久才绝经

张露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围绝经期到绝经的时间通常为2到8年。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女性的卵巢功能衰退速度不同,所以从围绝经期到绝经的时长存在差异。如果在围绝经期出现严重的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大等不适症状,或者月经紊乱情况严重,如大量出血等,应及时就医。 在围绝经期,女性身体的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所以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左侧卵巢囊性结构

左侧卵巢囊性结构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囊肿如滤泡、黄体囊肿,与月经周期有关,2 - 3 个月经周期可自行消失,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即可。病理性囊肿如巧克力囊肿常伴痛经,需手术或配合药物(遵医嘱用桂枝茯苓胶囊等)治疗;囊腺瘤多手术切除,术后根据病理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卵巢囊性结构常见,发现后应及时就医明确性质并遵医嘱处理随访。

科普文章 2020-06-22

6周没有胎心胎芽正常吗

怀孕 6 周无胎心胎芽有正常与异常情况。月经周期长致排卵受孕晚,受精卵着床迟,6 周无胎心胎芽正常,等 1 - 2 周超声检查可能出现。月经周期正常时,6 周无胎心胎芽可能是胚胎发育异常,如染色体异常,可能伴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需进一步检查如测 hCG 水平辅助判断。怀孕早期孕妇应保持良好习惯心态,有疑虑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22

怎么判断孕妇需要吸氧

一般孕妇出现呼吸急促、胸闷、胎动异常等情况可能需吸氧,需综合判断。自身症状可能是氧气供应不足或孕期正常生理反应,需进一步检查确认;胎动异常可能是胎儿宫内缺氧,要排除其他因素;检查结果如胎心异常、脐带血流异常等也可能需吸氧。孕期身体变化多,不能仅凭单一症状判断,需专业医生详细检查评估,避免不必要吸氧对母婴不良影响。

科普文章 2020-06-22

孕妇能用开塞露排便吗

孕妇可谨慎使用开塞露助排便。便秘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可用,开塞露主要成分为甘油,能润滑肠道促排便,但需按医嘱,过量使用可能致不良反应。轻度便秘不建议首选开塞露,可先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来改善便秘。孕期身体特殊,使用药物和治疗手段需谨慎,以防对自身和胎儿不良影响。

科普文章 2020-06-22

内膜0.7cm会来月经吗

一般内膜 0.7cm 有可能来月经,与激素水平等多因素有关。年轻女性激素水平正常且波动正常时,0.7cm 内膜可能来月经,因其子宫内膜可在激素作用下正常生长脱落。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紊乱,0.7cm 内膜来月经可能性小,卵巢功能衰退致激素分泌不稳定影响内膜生长。内分泌失调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即使内膜 0.7cm 也不一定来月经,因内分泌失调会干扰激素对内膜的正常调节。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关系复杂,激素水平等皆有影响。

科普文章 2020-06-22

白带像牛奶一样乳白色正常吗

白带呈牛奶样乳白色,无异味、外阴瘙痒等不适多为正常,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如接近排卵期或月经来潮前。若伴有异味(鱼腥味或臭味)、外阴瘙痒、灼痛、红肿等症状,可能是阴道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炎)或宫颈炎等妇科疾病,需就医检查明确病因,且正常白带性状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疑虑应做白带常规等检查。

科普文章 2020-06-22

盆底肌修复有必要做吗

一般情况下盆底肌修复有必要,存在个体差异需分情况。产后女性怀孕分娩致盆底肌损伤,易致多种功能障碍,盆底肌修复可改善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中老年女性随年龄增长雌激素下降致盆底肌松弛,修复能增强肌肉力量、减少相关问题;长期腹压增加人群如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患者,盆底肌易松弛,修复可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对产后女性还能助恢复身材、增性生活满意度。

科普文章 2020-06-22

月经期间可以运动吗

月经期间一般可适当运动,若月经量正常无不适,散步、瑜伽等轻柔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若月经量过多,运动易致血量增多引发贫血等问题,不建议运动;有痛经症状时运动会加重疼痛,应多休息并可热敷缓解。月经期间运动及强度应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如有疑虑需咨询专业医生。

科普文章 2020-06-22

胎监不合格一定缺氧吗

一般情况下,胎监不合格不一定意味着胎儿缺氧。胎儿睡眠时活动减少会致胎监不合格,可能只是休息;孕妇发热、低血糖、用某些药等会影响胎监结果,不一定缺氧;胎监仪器故障或操作不当也可致不合格,与胎儿缺氧无关。胎监只是监测胎儿健康的手段,单一不合格不能确诊缺氧,需进一步检查如超声等综合判断胎儿情况。

科普文章 2020-06-18

月经期间可以做b超吗

月经期间可做 B 超,分经腹部和经阴道两种。经腹部 B 超月经期间可做,需憋尿,虽经血干扰致细微结构观察受影响,但较大病变可发现;经阴道 B 超月经期间通常不建议做,易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疾病。某些紧急情况如宫外孕破裂出血时,虽可在月经期间做经阴道 B 超,但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特殊,检查治疗需谨慎避免风险。

科普文章 2020-06-18

验血能查出怀孕吗

一般情况下验血可查出怀孕,因怀孕后血液中 hCG 水平显著升高,受孕 7 - 10 天左右检测血液 hCG 含量,能早于尿液检测发现怀孕。怀孕后可用验孕棒测尿液 hCG 水平判断怀孕,但受检测时间、操作方法等影响,准确性稍低于血液检测。确定怀孕后还需进行超声检查等以确定是否为正常宫内妊娠等情况。

科普文章 2020-06-23

怀孕43天没有胎心胎芽正常吗

怀孕 43 天没胎心胎芽一般与月经周期有关。月经周期 28 天左右时可能不太正常,存在胚胎发育迟缓或停止发育风险,需进一步检查血 HCG 及孕酮水平,必要时复查超声;月经周期较长(35 天以上)则可能正常,因排卵受孕晚,胎芽胎心出现时间推迟,可过 1 - 2 周复查。怀孕早期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营养均衡,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23

怀孕11周胎儿稳定了吗

一般怀孕 11 周胎儿未完全稳定。母体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孕期感染风疹、巨细胞等病毒,有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会影响胎儿稳定,可能致流产、发育异常。胎儿自身在 11 周时器官快速发育,染色体异常、胎盘发育不良、脐带异常等也会使胎儿不稳定。怀孕前 3 月胎儿发育关键易受多因素影响,孕妇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产检并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以助胎儿健康发育。

科普文章 2020-06-23

孕晚期贫血有什么危害

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和胎儿有危害,孕妇可能心慌气短乏力、增加产后出血风险,胎儿可能生长受限、早产及出生后贫血。缺铁性贫血常见,孕妇面色苍白等,胎儿发育迟缓体重低;巨幼细胞贫血孕妇有消化系统症状,胎儿可能神经管畸形、早产流产风险增加。需重视,孕妇应定期产检关注血常规,多摄入铁、叶酸等营养素预防贫血。

科普文章 2020-06-23

怀孕四个月有胎动吗

怀孕四个月一般可能有胎动,各孕妇感受时间有差异。初产妇因无经验,较难区分胎动与肠道蠕动等,多在 18 - 20 周左右才感胎动,四个月(16 周左右)可能感觉不到;经产妇有经验较敏感,可能 18 周前甚至四个月左右就能感觉到。怀孕四个月未感胎动不用太担心,只要产检正常即可,胎儿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胎儿体位、孕妇胖瘦等。

科普文章 2020-06-23

孕妇甲减多少才算严重

孕妇甲减严重程度需综合判断,TSH 显著升高(>10mIU/L)提示严重甲减,影响胎儿神经发育致智力低下;TPOAb 阳性即便 TSH 轻度升高(4 - 10mIU/L)也需重视;出现怕冷、乏力、黏液性水肿等甲减症状,TSH 数值不明显也可能严重。孕妇甲减对胎儿影响大,孕期应定期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治疗。

科普文章 2020-06-23

排卵期同房吃紧急避孕药管用吗

排卵期同房后吃紧急避孕药有一定避孕效果但非 100%。72 小时内服用可干扰受精卵着床起作用,超过 72 小时效果大打折扣且失败风险增加。不同女性对其反应不同,本身激素水平等特殊者按时服用仍可能怀孕。紧急避孕药含大量激素,频繁使用会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致月经紊乱,服用后月经推迟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怀孕。

科普文章 2020-06-23

人流后出血多少天正常

人流后因子宫内膜损伤会有阴道出血,通常 3 至 7 天内随子宫收缩恢复创面愈合出血停止。若出血超 7 天,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宫腔残留或感染等。此时需及时就医,做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处理。同时,人流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以防感染。

科普文章 2020-06-23

无痛人流是全麻还是半麻

无痛人流可选择全麻或半麻,取决于患者身体状况和手术复杂程度。全麻使患者手术中完全无意识无痛,适用于对疼痛敏感和心理压力大的患者,但需密切监测呼吸循环等功能以防风险。半麻为局部麻醉,患者手术时清醒但手术部位无痛,对身体整体影响小,恢复可能较快,但手术中患者可能有不适感。麻醉方式选择需医生评估,患者术前应与医生沟通了解优缺点以做合适选择。

科普文章 2020-06-23

胎儿脐带绕颈两周有危险吗

一般胎儿脐带绕颈两周不一定危险,其危险程度与多因素有关。脐带长且松,胎儿可能不受影响,孕期可能自行解开,不影响氧气营养供应和分娩;脐带短或紧,可能致胎儿缺氧、胎心异常等,分娩时可能因受压致窘迫需紧急剖宫产。胎儿在母体内活动,发现绕颈两周孕妇不用惊慌,需定期产检并密切关注胎动,胎动异常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2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