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可以避孕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目前并没有特定的食物可以确切起到避孕作用。避孕主要依靠专门的避孕方法,如药物、器具等。常见的避孕药物有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使用时需谨慎并遵循医嘱。此外,还有宫内节育器等物理避孕方法。 1. 食物避孕:食物没有可靠的避孕效果,虽然有说法称芹菜等可能影响精子质量,但这并不能作为避孕手段,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表明其能有效避孕。 2. 短效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片,它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抑制排卵等达到避孕目的,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规律服用。 3. 紧急避孕药:像左炔诺孕酮片,是在无保护性行为后的一种补救措施,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服用也需遵医嘱。 4. 宫内节育器:这是一种放置在子宫内的避孕器具,通过干扰受精卵着床等方式避孕,需由专业医生放置。 避孕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不能寄希望于食物来达到避孕效果,而应选择科学、可靠的避孕方法,如短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特殊情况使用)、宫内节育器等,并严格遵循相关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稽留流产是什么意思

稽留流产即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死亡滞留宫腔未及时自然排出。胎盘组织机化致其不易完全排出,死胎停留久还可能释放促凝物质引发凝血障碍、导致大出血。诊断主要靠超声,可见妊娠囊异常。患者有停经、曾有早孕反应后消失及少量阴道流血等表现。了解其特点和表现对及时处理、保障女性健康安全很关键。

科普文章 2020-06-17

月经刚完可以同房吗

月经刚完不建议同房,因此时子宫内膜未修复且阴道抗菌力弱,易增感染风险致子宫内膜再出血等。女性身体好且无妇科疾病等时同房问题不大但仍有感染风险;女性身体差如患妇科疾病或抵抗力弱,同房易加重病情引发盆腔炎等;男性患生殖系统疾病时在女性月经刚结束同房也会增加女性感染几率。虽有风险但非绝对禁止,同房时男女双方应注意卫生并密切关注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17

盆腔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盆腔炎可用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较有效。头孢曲松钠为广谱抗菌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疗效好,要依病情确定剂量并遵医嘱用药。甲硝唑对厌氧菌抗菌活性强,用药时需严格遵医嘱以免不良反应。盆腔炎药物治疗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药,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性生活以利康复。

科普文章 2020-06-17

吃芒果会推迟月经吗

月经推迟通常指周期延长超范围,一般吃芒果不会致其推迟。若不过敏且适量吃,因只是普通水果不干扰内分泌,不会影响月经。但过敏时,食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影响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从而影响月经周期致推迟。过量食用芒果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身体不适会影响激素正常分泌,也可能影响月经周期。芒果营养丰富但要适量,月经周期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不能仅考虑食物因素。

科普文章 2020-06-17

白带粉红色是怎么回事

白带粉红色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如阴道擦伤、排卵期出血、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癌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等。治疗方法包括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用阴道栓剂、口服止血药、手术等。不同病因治疗方式各有不同,出现这种情况应就医明确病因,同时注意观察其他症状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科普文章 2020-06-17

HPV53阳性严重吗

一般 HPV53 阳性不一定严重,HPV53 属低危型。单纯感染时间短可能是一过性,免疫系统可自行清除,数月到两年内可自然转阴,只需定期复查。持续感染超两年可能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较严重,需做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等,依结果确定是否用药(如干扰素、保妇康栓等,需遵医嘱)。HPV 感染常见,虽为低危型也不应忽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清除病毒。

科普文章 2020-06-17

痛经怎么缓解

痛经缓解有多种方式。生活习惯上,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经期剧烈运动。饮食方面,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温热易消化食物,可适当摄入特定营养食物。物理方法中,热敷、按摩有作用。药物治疗上,严重时遵医嘱用布洛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元胡止痛片止痛。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减轻痛经不适,各方面调整是基础。

科普文章 2020-06-17

月经后几天是排卵期

月经周期28天的女性排卵期约在下次月经前14天即月经后7 - 14天。正常女性月经周期21 - 35天平均28天,卵巢周期排卵,一般一个周期排一次卵。月经规律以28天为例第14天左右排卵,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排卵期可能提前或推迟,月经不规律难以准确判断。若月经紊乱、不排卵需就医。女性可通过多种方法判断排卵期,了解排卵期对计划生育或避孕有帮助。

科普文章 2020-06-17

怀孕初期宫腔积液是什么意思

怀孕初期宫腔积液是子宫腔内部有液体聚积现象,原因分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生理上受精卵着床少量出血未排出可形成,病理上子宫内膜炎、子宫畸形等可导致。生理性积液量少一般不影响胚胎发育可自行吸收,病理性且量多或有症状可能预示不良妊娠结局。发现积液需重视,生理性少量积液做好日常保健定期产检,病理性或量多要遵医嘱检查处理。

科普文章 2020-06-15

炎症会影响怀孕吗

炎症是否影响怀孕取决于其部位、程度和种类。轻度局部炎症如轻度外阴炎、宫颈炎,对怀孕影响较小;严重生殖系统炎症如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会阻碍受孕或影响着床;全身性炎症也会影响内分泌及生殖系统功能。备孕时发现炎症要及时就医治疗,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习惯。若治愈后仍未怀孕,需进一步排查其他原因。

科普文章 2020-06-15

孕晚期耻骨痛怎么缓解

孕晚期耻骨痛可缓解。一是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久站久坐、常换姿势,休息侧卧且腿间放枕,动作轻柔。二是借助辅助工具,如孕妇托腹带分担腹部重量减轻耻骨压迫。三是适当运动,像散步、孕妇瑜伽等,但要适度。耻骨痛在孕晚期常见,通过这些方式可缓解疼痛、减轻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科普文章 2020-06-17

孕妇肋骨痛是怎么回事

孕妇肋骨痛由多种原因造成,如姿势不良、胎儿生长、激素变化、缺钙、肋软骨炎等,也可能是胸膜炎、外伤等。姿势不良可通过改善姿势、伸展运动缓解;胎儿生长可调整体位、按摩;激素变化可适度运动、热敷;缺钙要补充钙;肋软骨炎可物理治疗、消炎止痛。常见治疗有调整姿势、热敷、运动、补充营养、物理治疗,疼痛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17

36周算早产吗

怀孕 36 周分娩一般为早产,需考虑胎儿发育状况。胎儿发育良好时,虽早产但各项指标接近足月,经适当护理能适应外界健康成长;发育欠佳则体重轻、器官未完善,面临多风险,需在新生儿科精心护理治疗。怀孕晚期应注意休息等降低早产风险,出现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17

宫颈潴留性囊肿是什么

宫颈潴留性囊肿即宫颈纳氏囊肿,是慢性宫颈炎表现。在宫颈糜烂愈合时,新生鳞状上皮覆盖或结缔组织增生压迫腺管,使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形成囊肿。正常宫颈腺体会排黏液,炎症使腺管堵塞致黏液积聚。多数囊肿小,患者无症状,多在妇科检查发现;少数囊肿大或合并感染,会有白带异常。多数情况影响小,有症状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6-17

解脲脲原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解脲脲原体阳性表明检测样本中有该微生物。它正常存在于泌尿生殖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微生态改变时可能引发感染而阳性。可经性接触传播,男性可致尿道炎、附睾炎等,女性可致尿道炎、宫颈炎等。不过阳性不一定是感染或有症状,可能是携带状态。阳性结果要综合判断是否治疗,确诊感染用药需遵医嘱,不当用药有不良后果。

科普文章 2020-06-17

孕前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孕前检查涵盖身体基本状况、生殖系统、传染病、遗传病和内分泌等方面。身体基本状况检查包括血常规等了解健康状态;生殖系统检查中女性妇科检查、男性精液检查可查相关问题;传染病检查能避免母婴传播;遗传病检查评估胎儿患病风险;内分泌检查如女性甲状腺功能检查影响胎儿发育。总之,孕前检查可减少孕期风险,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0-06-17

怀孕不能吃的东西有哪些

怀孕应避免食用生肉、生鱼、酒精、未清洗蔬菜水果及汞含量高的鱼,因其可能携带病原体致胎儿发育异常等。酒精会影响胎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增加畸形风险,未清洗蔬果含有害物质危害健康,汞含量高的鱼也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同时应少吃烟熏、腌制食物,多吃新鲜天然营养丰富食物,以保证胎儿健康发育。

科普文章 2020-06-17

孕晚期屁股骨头疼是什么原因

孕晚期屁股骨头疼较为常见,原因多样。可能是胎儿增大压迫骨盆、激素变化致骨盆韧带松弛、久坐或久站、缺钙、坐骨神经受压等,也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适当休息、调整姿势、局部热敷、按摩、补充钙剂等。孕妇日常要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劳累,保证睡眠,均衡饮食,若疼痛应及时就医治疗。

科普文章 2020-06-17

妊娠高血压产后多久恢复

妊娠高血压一般在产后12周内恢复。它是孕期特有疾病,多数患者分娩后血压渐降,因产后身体生理调整,激素水平变化,血压调节机制恢复。大部分患者数天到数周血压改善,少数恢复时间长,但通常12周内正常。若12周后未恢复,可能发展为慢性高血压,需及时就医。产后要注意休息、饮食、运动,定期测血压,监测异常并处理。

科普文章 2020-06-17

胎盘能吃吗

不建议吃胎盘。胎盘虽含营养物质,但它是母体与胎儿物质交换器官,娩出时可能被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毒污染,食用有染病风险。同时胎盘是中药材,自行食用难以保证安全和有效性。相比之下,瘦肉、鱼类、蛋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营养丰富且安全,应避免食用来源不明、可能被污染或未经检验检疫的食物。

科普文章 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