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瘤的区别是什么

我搞不清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想知道这俩病有啥不一样,它们区别是啥?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肿块特征、恶变风险和治疗方法上存在区别。 1.发病原因不同:乳腺增生主要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等有关,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可引发;乳腺纤维瘤主要是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所致。 2.症状表现不同:乳腺增生常表现为乳房胀痛、刺痛,疼痛程度和时间因人而异,且与月经周期有关;乳腺纤维瘤通常无明显疼痛,多是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 3.肿块特征不同:乳腺增生的肿块一般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质地中等或稍硬,边界不清;乳腺纤维瘤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好。 4.恶变风险不同:乳腺增生恶变几率较低;乳腺纤维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有极小的恶变可能。 5.治疗方法不同:乳腺增生症状较轻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症状较重可药物治疗;乳腺纤维瘤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较大或有恶变倾向需手术切除。 患者若发现乳房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乳腺增生最佳治疗时期是何时

乳腺增生无最佳治疗时期,发现并出现明显症状就应及时治疗。它是常见乳腺良性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乳房胀痛、肿块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时需重视,早期治疗利于控制病情、缓解不适,拖延会使症状加重。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恶变。药物可遵医嘱用逍遥丸等。患者日常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定期自查,有异常及时就诊。

名医问答 2025-04-02

眼袋手术后下眼睑出现外翻下垂情况该如何处理

眼袋手术后下眼睑外翻下垂,可依外翻程度和时间采取不同处理方式。早期轻度外翻可观察1 - 3个月等待恢复,期间保持眼部清洁。也可通过按摩热敷促进恢复,若有炎症可用药物控制。长时间未恢复或情况严重则需手术修复。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饮食和复诊。不必焦虑,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方案,有望改善状况。

名医问答 2025-04-02

锻炼瘦腿的方法有哪些

锻炼瘦腿原理是消耗腿部脂肪、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线条,常见方法有慢跑、跳绳、游泳、深蹲、空中蹬自行车。不同方法有不同要求和效果,如慢跑每次30分钟以上,跳绳15 - 30分钟等,但各有风险,如慢跑可能伤膝盖、跳绳或致脚踝扭伤。锻炼瘦腿要循序渐进,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结合合理饮食,效果更佳。

名医问答 2025-04-02

乳腺增生患者是否适宜饮用豆浆

乳腺增生患者一般适合喝豆浆。豆浆营养丰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能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其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可双向调节雌激素,有助于维持体内激素平衡。合理饮用能缓解乳腺增生症状,且正常饮用量不会加重病情。但过量饮用可能有不良影响,患者需控制饮用量,以利用豆浆益处,维护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4-02

激光脱毛后为何不能洗澡

激光脱毛后短时间不宜洗澡。这是由于治疗后皮肤敏感脆弱,洗澡时水中细菌易致感染发炎;洗澡摩擦会影响皮肤自我修复进程;热水刺激会加重皮肤红肿疼痛;还可能冲掉保护物质,影响脱毛效果。此外,不同部位皮肤恢复时间有差异。因此,为保护皮肤、保证效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洗澡时间,给皮肤足够恢复时间。

名医问答 2025-04-02

乳腺增生能否进行乳房按摩

乳腺增生患者能否做乳房按摩要依具体情况判断。轻度增生且无症状者,适度按摩可促进循环、缓解胀痛、疏通导管;重度增生者,不当按摩会加重症状、损伤组织;伴随肿块、溢液等异常时,盲目按摩会掩盖病情。即便能按摩,也需专业人员用正确手法。总之,患者能否按摩不能一概而论,按摩前最好咨询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4-02

睡觉时采用何种姿势能瘦腿

合适的睡觉姿势可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减轻压力,对瘦腿有一定帮助,常见姿势有仰卧抬腿、侧卧微屈腿等五种。仰卧抬腿促进血液回流,侧卧微屈腿放松外侧肌肉,仰卧屈膝放松后侧肌肉,仰卧双腿交叉刺激经络穴位,仰卧伸直腿使肌肉充分放松。但效果因人而异,且姿势不当可能引发不适,腿部有疾病者必要时应咨询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4-02

乳腺增生三级是否需要治疗

乳腺增生三级是否治疗要结合症状及恶变风险判断。大多为良性,恶变几率小于2%。无症状、低恶变风险者,每3 - 6个月定期复查乳腺超声即可;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者,可遵医嘱服用逍遥丸等药物缓解;结节有恶变倾向或迅速增大时,可能需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患者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与复查。

名医问答 2025-04-02

健身能否让腿变瘦

健身通常可瘦腿,不同腿型效果有别。脂肪堆积型可通过有氧运动消耗热量分解脂肪;肌肉发达型经拉伸和小重量多次数力量训练塑形;水肿型靠运动促进循环减轻水肿。不过,健身瘦腿效果因人而异,且存在一定风险,运动过度会致肌肉拉伤、关节磨损,不及时拉伸会使肌肉僵硬,错误姿势或加重腿部负担。

名医问答 2025-04-02

乳头溢液有血丝需警惕哪些疾病

乳头溢液带血丝需警惕多种乳腺疾病,应及时就医。常见病因包括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为良性但有恶变可能;乳腺癌,多单侧单孔溢液,或伴乳房肿块等;乳腺导管扩张症,可伴有乳房疼痛等;乳腺囊性增生病,常见于中年妇女,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乳房胀痛经前加重。发现症状后,需及时做乳腺超声等检查,早诊早治。

名医问答 2025-04-02

如何彻底去除手术疤痕

手术疤是伤口愈合的正常现象,目前无法彻底去除,其形成与伤口深度、感染、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多样,如调整生活习惯、涂抹去疤膏、压力疗法、激光治疗、注射 A 型肉毒毒素等,但效果因人而异,且各有优缺点和潜在风险。治疗后可能出现红肿、感染等情况,患者需做好伤口护理、防晒,注意饮食,并遵医嘱复诊,有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4-02

乳腺增生出现硬块是否正常需不需要治疗

乳腺增生出现硬块较常见,多数为正常现象,但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是否治疗取决于硬块性质与症状严重程度。常见情况下,经期前后硬块或出现,月经结束后缓解;若硬块短时间变化、伴有异常症状,需进一步检查。良性且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调整生活方式即可;症状严重或有恶变风险,则需治疗。总之,要关注硬块变化,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4-02

练一字马能否起到瘦腿效果

练一字马通常对瘦腿有一定帮助。它能拉伸腿部肌肉,让腿部线条更修长,减少肌肉紧张;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维持肌肉和脂肪组织正常代谢;还可增加能量消耗,配合饮食控制能减少腿部脂肪。不过,效果因人而异。练习时需循序渐进,防止肌肉和韧带损伤,腿部有伤痛者,要康复后或遵医嘱再练。

名医问答 2025-04-02

剖腹产一年后伤疤还痒是什么原因

剖腹产伤疤指剖宫产术后腹部创口痕迹,一年后还痒不一定正常。原因可能有皮肤干燥、瘢痕增生、感染、过敏、神经修复等。解决方式包括涂抹保湿霜、按摩疤痕、使用祛疤膏、点阵激光治疗、手术修复等,各有原理、效果和风险。治疗后要做好护理,如保持清洁、注意饮食、点阵激光后防晒、手术修复后定期换药复诊等,异常时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4-02

瑜伽能否起到瘦腿效果

瑜伽一般对瘦腿有一定效果。其瘦腿机制有三:一是通过三角式等动作拉伸腿部肌肉纤维,使线条修长;二是在练习中消耗能量,促进腿部脂肪分解;三是借助平衡类体式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改善松弛。不过,效果因人而异,练习时要注意动作姿势正确、强度循序渐进,避免受伤。腿部有水肿或疾病者,应先咨询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4-02

乳腺增生导致乳头溢液的原因是什么

乳腺增生乳头溢液多由内分泌失调、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原因引起,治疗方法有药物、手术、中医治疗等。内分泌失调可调节生活方式或用药;乳腺导管扩张症症状轻可保守治疗,严重则手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乳腺囊性增生病可服药;乳腺癌需手术及综合治疗。此外,垂体瘤等也可能导致。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自检。

名医问答 2025-04-02

激光祛痘印后脸发红发黑原因及解决办法

激光祛痘印后脸发红多为正常应激反应,发黑可能是炎症后色素沉着。其形成原因包括正常应激、炎症后色素沉着、个体差异、激光参数不当和紫外线暴露等。治疗方法有做好防晒、保持清洁、冷敷、光子嫩肤、皮秒激光治疗等。治疗后需避免触摸挤压、注意保湿防晒。若情况严重或久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4-02

乳房胀痛伴肿块是否是乳腺增生

乳房胀痛有肿块不一定是乳腺增生,乳房外伤、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也会有类似症状。乳腺增生的胀痛和肿块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部分患者伴有乳头溢液;乳房外伤有外力撞击史;乳腺炎可能伴发热、寒战;乳腺纤维瘤多为无痛性肿块。仅凭症状难确诊,需到医院做乳腺超声等检查,医生综合判断。发现乳房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4-02

哪些运动方法能够瘦腿

瘦腿可通过燃烧腿部脂肪、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实现,常见锻炼方式有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跳绳、深蹲,但效果因人而异。跑步、骑自行车每次30分钟以上,游泳每周3 - 4次、每次30 - 60分钟,跳绳每天15 - 30分钟,深蹲每组15 - 20个、做3 - 4组。各方式有瘦腿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风险。锻炼要循序渐进,做好热身拉伸,有腿部疾病需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4-02

怎样消除乳腺增生结节带来的疼痛

乳腺增生结节疼痛可通过多种方式消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情绪,能维持内分泌稳定、减轻压力,缓解疼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用药,如逍遥丸等。病情严重、药物治疗不佳者可考虑手术,但要严格掌握指征。中医理疗如按摩、针灸也有一定效果。消除疼痛需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4-0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