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避孕药后呕吐是否需补服

刚吃了避孕药没多久就吐了,担心药效没起作用,吃避孕药后呕吐是否要补服?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吃避孕药后呕吐是否需要再吃取决于呕吐发生的时间和呕吐物情况。若在服药后短时间内呕吐且吐出药物,可能需补服;若服药很久后才呕吐,通常无需补服。 1. 服药后1小时内呕吐:此时药物可能还未被充分吸收,若呕吐物中有明显药物,建议补服,以确保药效。 2. 服药1 - 2小时内呕吐:这种情况药物可能已部分吸收,是否补服需综合判断,可咨询医生。 3. 服药2小时后呕吐:一般药物已基本被吸收,通常不需要再补服。 4. 不确定是否吐出药物:若无法判断呕吐物中有无药物,也可咨询专业人士,结合具体情况决定。 5.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药物的吸收情况有差异,这也会影响是否需要补服。 吃避孕药后呕吐是否补服要依据呕吐时间、呕吐物情况以及个体差异等综合判断。若不确定,应及时咨询医生,避免因错误补服或未补服影响避孕效果,同时频繁吃避孕药有一定副作用,要谨慎使用。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妇可否吃头孢地尼分散片

孕妇需谨慎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它属孕期B类用药,动物实验未显示对胎儿有害,但人类临床试验证据不足。虽安全性相对高,不过个体有差异,孕妇服用可能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及对胎儿的未知影响。若有严重感染且无更安全替代药,可在医生评估后用;感染轻时优先非药物治疗或选更安全药物。总之,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保障母婴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下巴长痘是否与便秘有关

怀孕时下巴起痘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便秘会使体内毒素堆积、内分泌失调而引发痘痘;怀孕后激素变化,雄激素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堵塞毛孔;皮肤清洁不当,污垢油脂易堵塞毛孔;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影响皮肤;睡眠质量差或不足打乱生物钟、影响新陈代谢。总之,下巴起痘不一定是便秘引起,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维护皮肤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药物流产会不会引发大出血

药物流产不一定容易大出血,其大出血概率受多因素影响,相比手术流产发生率不算高,但仍有风险。具体因素包括:孕周越大风险越高,超过49天胚胎大、出血可能增加;个体对药物反应有差异,子宫收缩差易出血;子宫有疾病影响胚胎排出和收缩,会增加几率;不全流产也会造成大出血。药流前应详细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01

药物流产会不会容易大出血

药物流产不一定容易大出血,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人体质方面,凝血功能差或有血液系统疾病者风险增加;怀孕时间越长、胎囊越大,大出血可能性相对更高;对药物不敏感可致药流不全引发大出血;护理不当、子宫位置异常、多次流产史等也会提高风险。为降低风险,要选合适时机药流并注意护理,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吃补肾药时怀孕孩子是否保留

吃补肾药期间怀孕,孩子是否保留需综合判断。药物成分是关键因素,部分中药成分安全,含毒性或影响生殖系统的成分可能影响胎儿。用药时间也很重要,怀孕早期用药影响大,受精卵着床前相对小。产检结果、医生评估及孕妇意愿同样不容忽视。建议及时就医,提供用药信息,配合产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意愿谨慎决定,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吃补肾药时怀孕孩子要不要留下

吃补肾药期间怀孕,孩子是否留下需综合判断。要考虑药物成分,部分中药较安全,含特殊成分的药或有潜在风险;服用剂量小、时间短,对胎儿影响可能小,反之风险增加;产检结果可反映胎儿发育,正常则增加继续妊娠信心;孕妇年龄、身体状况也影响决策。这是复杂问题,建议与医生沟通,权衡利弊后科学决策。

名医问答 2025-03-01

孕妇稍微出血有无问题

孕妇有点出血是否有事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孕周、出血量等综合判断。孕早期受精卵着床少量出血一般没事;若伴有腹痛可能是先兆流产。孕中晚期出血可能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严重情况,前者多无痛,后者常伴腹痛。此外,宫颈病变也会引起出血,一般对胎儿影响较小。孕妇出血情况复杂,发现后应及时就医,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01

孕妇稍微出血是否有问题

孕妇有点出血不一定有事,要依具体情况判断。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如孕初期受精卵着床少量出血,一般没事;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像先兆流产、宫外孕、前置胎盘等,严重程度各异,宫外孕破裂甚至危及生命;还有可能是宫颈炎、宫颈息肉等疾病导致,对胎儿影响较小。孕妇出血情况复杂,出现症状应冷静,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积极治疗,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孕妇有点出血会不会有事

孕妇有点出血是否有事与孕周、出血原因、出血量等有关。孕早期可能是着床出血、先兆流产等,孕中晚期可能是前置胎盘等。生理性出血影响不大,病理性出血后果严重;少量出血或无大碍,持续或大量出血需就医;伴有腹痛等症状情况较严重。可通过检查明确原因。孕妇出血不论量多少都应及时就医,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例假推迟十天是不是怀孕了

月经推迟10天原因多样。可能是怀孕,若近期有无保护性生活,怀孕可能性大,可用验孕棒或到医院检查确定。也可能是内分泌失调,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熬夜等会引发。还可能是疾病因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偶尔推迟不一定严重,若经常推迟或伴腹痛、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01

黄体期孕酮水平高是否怀孕

黄体期孕酮水平高不一定意味着怀孕。黄体期卵巢形成黄体,会生理性分泌大量孕酮致其水平升高;怀孕后胎盘分泌孕酮也会使孕酮升高。判断是否怀孕,需结合月经情况,月经推迟且孕酮高,怀孕可能性增加,月经正常来潮则可能性小。还可通过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超声检查明确。总之,不能仅靠孕酮水平高确诊怀孕。

名医问答 2025-03-01

黄体期孕酮高是否怀孕

黄体期孕酮高不一定是怀孕,有多种原因。正常生理现象下,黄体期卵巢会分泌较多孕酮致其升高;怀孕后胎盘分泌孕酮也会使孕酮升高;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引起内分泌失调,会影响激素分泌让孕酮升高;卵巢疾病如卵巢黄体囊肿等,也可能使孕酮分泌增加。因此,不能仅依据孕酮高判定怀孕,可通过相关检测确认,若孕酮异常且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前需不需要补充叶酸

怀孕前一般需补充叶酸。其作用显著,一是能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降低无脑儿、脊柱裂等风险;二是可满足孕期孕妇对叶酸大幅增加的需求;三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孕妇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疾病风险。补充叶酸通常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0.4毫克 - 0.8毫克,还可多吃含叶酸食物。备孕时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

名医问答 2025-03-01

怀孕前是否要补充叶酸

怀孕前一般需补充叶酸。叶酸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可降低神经管畸形风险,提前补充能提升女性体内叶酸水平,满足胎儿神经管发育关键期需求。备孕夫妻要重视,女性孕前三个月起每日补0.4 - 0.8毫克叶酸,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含叶酸食物,还应定期孕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营养素。

名医问答 2025-03-01

天天同房怀孕概率是否会增加

天天同房怀孕几率不一定增大,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增加同房频率就能提高。具体来看,天天同房会使精子生成不足、数量和活力下降;女性仅在排卵期受孕几率高,非排卵期天天同房难怀孕;过度同房会致身体疲劳、影响生殖系统功能;频繁同房还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干扰内分泌。总之,怀孕是复杂过程,应把握排卵期、保持身心良好状态来提高受孕几率。

名医问答 2025-03-01

每天同房怀孕几率是否会提高

天天同房怀孕几率不一定增大,其受多种因素影响。排卵时间上,仅排卵期同房受孕几率高;精子质量方面,天天同房会使其数量和质量下降;频繁同房还可能增加生殖系统感染风险,且会带来心理压力、导致身体疲劳,均不利于受孕。怀孕是复杂过程,要提高怀孕几率,需了解排卵期合理安排同房,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轻松心态及生殖系统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01

排卵期同房怀孕概率高吗

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相对较大。女性排卵期排出成熟卵子,与精子结合可形成受精卵,规律同房怀孕几率约20% - 30%。不过,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女性输卵管堵塞、子宫环境和内分泌状况,男性精子质量等,都会降低受孕几率。因此,排卵期同房不一定会怀孕。备孕夫妻可监测排卵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受孕成功率。

名医问答 2025-03-01

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是不是很大

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相对大,但不一定会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理上,卵子存活1 - 2天、精子存活2 - 3天,错过时机难受孕;健康方面,男女双方生殖系统疾病会降低受孕几率;生活习惯上,长期熬夜、抽烟等会影响受孕;环境中有害物质、辐射也可能降低怀孕几率。备孕夫妻要保持良好习惯、关注健康,必要时求助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3-01

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是否高

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相对较大,但并非必然。女性排卵期排出成熟卵子,增加了精子与卵子结合机会。不过,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差异,不同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等有别;精子质量,活力差等会降低受孕率;还有女性输卵管、子宫内膜状况,以及精神压力等。总之,受孕受多因素制约,备孕夫妻应保持良好状态,久未受孕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01

B超查出宫内积血是否严重

B超显示宫内积血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受积血量、病因、患者症状、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积血量少、病因轻微、无症状、患者体质好且治疗效果佳时,通常不严重;反之则较严重。发现宫内积血后,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和积血量,医生会综合评估并制定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

名医问答 2025-03-0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