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时怎样减肥

母乳喂养期间想减肥,又怕影响宝宝营养,不知道怎么吃、怎么运动才能减肥。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母乳喂养期间减肥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要关注饮食、运动、休息等多方面。不能过度节食,要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同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且避免影响乳汁分泌,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 1. 饮食均衡:母乳喂养期间,妈妈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保证乳汁质量。不能通过节食减肥,应多吃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少吃油腻、高糖食物。 2. 适度运动: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运动,像散步、瑜伽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过大,避免过度疲劳影响乳汁分泌。 3. 保证休息:充足的睡眠对减肥也有帮助。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和激素水平,导致体重增加。所以要尽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4.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本身会消耗妈妈身体的能量,有助于减肥。每分泌100毫升乳汁大约消耗60 - 70千卡热量。 母乳喂养期间减肥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休息以及坚持母乳喂养等方式来健康减肥。这样既能保证妈妈的身体健康,又能确保宝宝有充足的乳汁供应。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妇禁忌的食物有哪些

孕妇孕期饮食有禁忌。生肉、生鱼可能带病原体引发疾病影响母婴;酒精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致畸形;高汞鱼类汞含量高损害胎儿神经系统;未清洗蔬菜水果有残留有害物质;过量咖啡因增加流产早产风险。孕妇饮食健康影响自身与胎儿,避免禁忌食物、选择营养安全食物利于孕期顺利和胎儿健康成长。

名医问答 2025-02-12

孕期发烧全身疼要如何应对

孕期发烧全身疼可从多方面应对。先关注体温,腋下超38.5℃需重视,持续高烧或影响胎儿发育;疼痛程度不同处理有别,剧痛要查因;发烧疼痛可能影响胎儿。可物理降温如湿毛巾擦额头等部位,也要调整生活方式,多休息多喝水等。总之要重视自身症状积极处理,考虑胎儿健康,严重时就医确保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2

孕妇禁忌食物有哪些

孕妇孕期有饮食禁忌,包括未煮熟食物、含汞量高鱼类、酒精、咖啡因高饮品、生芽菜类。未煮熟的肉蛋海鲜可能携带有害物影响胎儿健康,含汞高鱼类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酒精可致胎儿畸形与智力低下,咖啡因高饮品增加流产早产风险,生芽菜类易污染致孕妇不适影响胎儿。孕期应避免这些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与食物多样。

名医问答 2025-02-12

月经来了十几天不停要如何处理

月经十几天不停属异常,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内分泌失调可因生活不规律、压力大,需规律作息保持好心情。子宫肌瘤是经期延长常见原因,要就医检查确诊后确定治疗方案。子宫内膜炎影响内膜功能,要注意卫生及时就医抗炎。应尽快就医检查,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止血,要重视并调整生活、就医诊治。

名医问答 2025-02-12

孕妇做糖耐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孕妇糖耐检查前在饮食、活动、检查时间等方面有诸多注意事项。饮食上,检查前3天正常饮食。活动方面,保持正常活动量。禁食要求为前一晚8点后禁食禁水8 - 14小时。检查时要按要求饮用葡萄糖溶液并按时抽血。这些注意事项对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很重要,能及时发现异常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2

孕妇做糖耐检查需要注意些什么

孕妇糖耐检查注意事项涵盖检查前中后。检查前,三天正常饮食,碳水化合物日摄入量不少于150克,前一天避免剧烈运动,在孕24 - 28周检查为宜。检查时,需空腹8 - 14小时,喝糖水后1小时、2小时抽血测血糖。检查后,稍作休息,按压抽血部位防出血,无不适再离开。注意这些有助于结果准确,保障孕妇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2

母乳稀怎么解决

母乳稀不意味着无营养。保证母亲营养摄入均衡很关键,如摄入瘦肉、鱼、蛋、果蔬等富含多种营养的食物可提高母乳质量;喂奶频率影响母乳成分,按需哺乳多吸吮能改善质量;母亲身体状况如疲劳、压力大等会影响母乳质量,需休息、运动和保持良好情绪;宝宝生长发育正常说明母乳能满足需求,发育迟缓则需就医。母乳外观受多种因素影响,母亲要调整自身并关注宝宝情况。

名医问答 2025-02-12

孕妇产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孕妇产前有宫缩、见红、破水、胎儿下降感等征兆。宫缩开始不规律、强度弱、持续短、间隔长,之后会规律起来。见红是胎膜与子宫壁分离出血与黏液栓混合排出,见红后24 - 48小时左右分娩但有提前或推迟。破水要立即平卧就医。胎儿下降感使孕妇上腹部舒适、进食增多、呼吸轻快。这些征兆助于判断分娩开始与否,出现应做好准备就医确保母婴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2-12

母乳性黄疸该如何治疗

母乳性黄疸大多预后良好,不影响婴儿健康,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从继续母乳喂养、暂停母乳喂养、光疗等方面处理,胆红素在安全范围可继续母乳喂养,黄疸会逐渐消退;胆红素高可暂停母乳喂养24 - 48小时改用配方奶,黄疸会明显减轻;胆红素达光疗标准则进行光疗以降胆红素、减少并发症。总体为良性过程,视胆红素水平采取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2-12

孕妇怀孕30周要做哪些检查

孕妇30周需进行多方面检查。常规检查如测血压、体重等可了解孕妇与胎儿基本情况。血常规能查是否贫血,尿常规可检测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等问题。超声检查能知晓胎儿发育情况,胎心监护可监测胎儿心跳判断是否缺氧。这些检查涵盖孕妇身体指标与胎儿发育状况,对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意义重大。

名医问答 2025-02-12

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肌瘤治疗取决于大小、位置、症状、年龄、生育要求等因素,有定期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肌瘤小且无症状可定期观察,像直径小于5厘米且不影响月经的情况。症状轻、近绝经或不宜手术者可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但需遵医嘱。肌瘤致严重症状或体积大时考虑手术,手术方式有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总之要综合考虑确定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2-12

剖腹产后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有哪些

剖腹产后要注意多方面护理。伤口护理上,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异常时及时就医;防止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与室内环境;合理饮食应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多吃营养食物忌辛辣;适当活动从早期翻身四肢活动开始逐步增加;还要关注恶露量、色、味,异常可能提示问题。各方面护理对产妇身体恢复都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12

例假未净同房后出血该如何处理

月经没干净同房后有血,首先要停止同房、保持外阴清洁、观察症状。宫颈口开放时同房易感染、致经血逆流,所以要停止;清洗外阴但不冲洗阴道以免破坏菌群。若有腹痛、发热、出血多或不止等异常需就医,可能要做妇科检查、B超等。月经未净同房会增加感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应避免以保护生殖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2

例假未干净同房后出血该如何处理

月经没干净同房后有血,要停止同房,观察出血量与有无腹痛等,保持外阴清洁,必要时就医。停止同房是因月经时宫颈口开放,同房易感染且会加重出血不适。若出血量少无腹痛可能是刺激所致可先观察,期间要用温水清洁外阴。若出血量大、持续长或有腹痛发热等则可能有感染或损伤,需就医检查,总之要根据情况应对。

名医问答 2025-02-12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和护理有哪些

剖腹产后需注意多方面事项。伤口护理上,要保持清洁干燥、按医嘱换药、避免过早沾水。身体恢复方面,保证休息、渐增活动量且避免剧烈运动。关注恶露量、色、味,异常时及时就医。饮食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增加营养。适当活动可预防并发症且要循序渐进。各方面护理对产妇恢复健康都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12

剖腹产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剖宫产是切开腹部与子宫分娩婴儿的方式。术后要注意多方面事项,伤口护理上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饮食从流食过渡到普食;身体活动早期适当翻身、逐步增加活动量;关注恶露情况,有异常及时就医;预防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与室内通风等。这些注意事项对产妇身体恢复很重要,有异常告知医生很关键。

名医问答 2025-02-12

网球肘要如何应对

网球肘应对需多法综合。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促进损伤修复是关键。一要休息,减少前臂屈伸、旋转动作。二可物理治疗,热敷、按摩、超声波等能促血液循环。三是药物治疗,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消炎止痛但需遵医嘱。四要避免加重因素,避免重复性肘部用力动作且可佩戴护具。最后疼痛缓解后康复锻炼,增强肘部功能防止复发。

名医问答 2025-02-12

网球肘该如何应对

网球肘处理包含多方面。首先休息很关键,因前臂伸肌反复牵拉致病,休息可减少牵拉、缓解疼痛。物理治疗如热敷等有助于改善循环、减轻炎症。药物治疗可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按医嘱用药。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可手术,但有风险。总之,应对网球肘方式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名医问答 2025-02-12

月经一直不停要如何处理

月经不停可能与激素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有关。首先要就医检查病因,像子宫内膜增生、血液疾病等都可能是病因,需借助妇科检查、超声等手段明确,不能自行判断。其次可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等。再者可药物治疗,如用氨甲环酸止血、黄体酮调激素,但要遵医嘱。若有严重疾病可能需手术。总之月经不停不可忽视,要就医对症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2-12

孕晚期怎样控制胎儿体重

孕晚期控制胎儿体重意义重大。一是要营养均衡,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多吃蔬果、瘦肉、鱼类等保证营养。二是避免过度进食,少食多餐。三是适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四是监测体重,按标准调整饮食和运动。五是按时产检,医生可给专业建议。多方面措施可控制胎儿体重,减少分娩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