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筛21三体临界风险是什么意思

做唐筛查21三体结果是临界风险,不太明白这代表啥,是胎儿可能有问题吗?
赵晓东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甲
通常所说的糖筛是指唐氏筛查。21三体临界风险是指在唐氏筛查中,胎儿患21 - 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的风险处于临界状态。唐氏筛查是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的某些标志物,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等因素,来评估胎儿患有21 - 三体综合征、18 - 三体综合征以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风险。21 - 三体临界风险表明胎儿有一定的可能性患有21 - 三体综合征,但这个风险值既不是高风险也不是低风险,处于两者之间。 21 - 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疾病,胎儿的细胞内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这会导致胎儿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智力发育异常,如特殊面容(眼距宽、鼻梁低平、眼裂小等)、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唐氏筛查只是一种筛查手段,其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临界风险并不意味着胎儿一定患有21 - 三体综合征,只是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 唐氏筛查中21 - 三体临界风险提示胎儿可能存在21 - 三体综合征风险处于中间状态,由于唐氏筛查的局限性,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当出现21 - 三体临界风险时,需要进一步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或者羊水穿刺等检查,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胎儿是否患有21 - 三体综合征,从而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不知道怀孕使用了甲硝唑该怎么办

甲硝唑为常见抗菌药。不知怀孕时用甲硝唑,其对胎儿影响需综合用药剂量、时长和怀孕周数判断。怀孕早期少量短期使用影响可能小,因胚胎细胞未完全分化有修复机制;大量长期使用会增加胎儿发育异常风险。怀孕中晚期使用对器官发育影响小些,但不能排除对神经系统等其他方面影响。孕期要严格遵医嘱做产前检查并根据情况决策。

名医问答 2025-02-07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指孕妇感染该病毒,此病毒属疱疹病毒家族,人群易感。孕妇感染后可能经胎盘传病毒给胎儿影响发育,致先天性畸形等严重问题。无特效治疗法,靠监测胎儿状况评估影响。孕妇因特殊生理状态更易感染,不同孕期感染危害不同。预防很重要,孕妇要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个人卫生,怀疑感染要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7

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用了甲硝唑如何处理

甲硝唑为常见抗菌药,不知怀孕时使用可能影响胎儿,要综合用药剂量、时间判断。用药剂量小对胎儿影响相对小但需密切观察发育,可通过孕期检查监测;用药时间短严重不良影响可能性降低也应重视检查;剂量大且时间长影响风险较高但非绝对。怀孕早期胎儿器官发育时用药风险更高,使用甲硝唑胎儿不一定有问题,要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判断胎儿状况。

名医问答 2025-02-07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该病毒人群普遍存在。孕妇感染可经胎盘传胎儿,影响胎儿发育,致生长受限、智力低下等多种不良后果。此病毒可潜伏人体,孕妇免疫力低易感染,又因特殊身份不能随意用药。目前无特效治疗法,主要靠监测胎儿,日常要注意卫生预防,定期产检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期可不可以吃坤复康片

月经期不建议吃坤复康片。坤复康片有活血化瘀作用,经期服用易使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因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出血,活血化瘀药物会促进血液循环影响月经出血量与周期。月经期间应避免食用或使用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或药物,有妇科疾病需治疗可于月经结束后遵医嘱考虑是否服用坤复康片。

名医问答 2025-02-07

哺乳期感冒能吃什么

哺乳期感冒时饮食与用药需谨慎。饮食上可多喝温水缓解喉咙痛与排毒、喝鸡汤减轻症状、吃富含维C的水果增强免疫力、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补充能量。药物方面,感冒清热颗粒可缓解相关症状、双黄连口服液能清热解毒,但都需遵医嘱使用。总之要合理饮食,谨慎用药以减轻自身症状且减少对宝宝影响。

名医问答 2025-02-07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回事如何应对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较常见,感染后可经胎盘、产道、母乳传病毒给胎儿或新生儿,会使胎儿出现生长受限、小头畸形等严重危害。目前无特效治疗法,孕期主要严密监测,靠超声等检查胎儿发育,胎儿严重异常时要综合多因素考虑终止妊娠。孕妇要注意休息和营养提高免疫力,孕期监测和孕妇健康管理对减少胎儿潜在威胁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07

哺乳期感冒能吃些什么

哺乳期感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不建议自行用药,必要时遵医嘱谨慎用药。饮食上可多吃菠菜、胡萝卜等蔬菜,苹果、橙子等水果,喝鸡汤。药物方面,风热感冒可在医生严格指导下用银翘解毒片,风寒感冒可谨慎使用感冒清热颗粒。合理饮食与谨慎用药可缓解症状、恢复健康且不影响哺乳。

名医问答 2025-02-07

孕妇缺钙与否如何知晓

判断孕妇是否缺钙可从症状表现和检查结果两方面入手。症状上,小腿抽筋、牙齿松动、关节或骨盆疼痛可能是缺钙症状。检查方面,血钙水平低于正常范围、骨密度低于正常标准可能缺钙。孕妇缺钙影响自身和胎儿,会导致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孕妇骨质疏松等,孕期应摄入富含钙的食物。

名医问答 2025-02-07

来月经期间能否吃黄体酮

来月经时通常不用吃黄体酮。黄体酮为孕激素类药物,用于调节月经周期、维持妊娠等。经期女性体内激素自然变化,此时吃黄体酮可能干扰自身激素调节机制,因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下降致子宫内膜剥落形成月经,额外补充会打乱生理节奏,造成月经紊乱,但遵医嘱治疗特定疾病除外。若月经不调应就医检查确定病因治疗,经期饮食也需注意。

名医问答 2025-02-07

吃什么回奶快还不疼

麦芽和韭菜有助于回奶且相对不疼。麦芽含麦角胺类化合物能抑制泌乳素分泌来回奶,炒麦芽煮水饮用,不同人反应速度有别。韭菜辛辣且富含纤维,能减少乳汁分泌,但其回奶机制尚不明确。食物回奶效果因人而异,过程中若乳房胀痛难忍、发热等要就医,哺乳期女性不建议用可能影响宝宝健康的方式回奶。

名医问答 2025-02-07

羊水可不可以用于亲子鉴定

羊水可用于亲子鉴定,因其中含胎儿脱落细胞有DNA。孕期羊水穿刺可获取羊水,但这是有创操作,有感染、流产风险,不过在规范操作下风险相对可控。羊水亲子鉴定准确性较高,不过需专业设备和人员确保结果可靠。必须合法合规、遵循伦理道德,保障孕妇安全健康和隐私等权益。

名医问答 2025-02-07

吃什么回奶快还不受罪

麦芽和韭菜有助于回奶且较轻松但效果因人而异。麦芽有回乳消胀作用,可煮水饮用,不过使用量和频率需遵医嘱,因个体状况不同。韭菜是常见回奶食物,含膳食纤维,回奶原理不明,增加摄入可能有效果。回奶是个渐进过程,除吃回奶食物,还需减少乳房刺激。若回奶时出现胀痛难忍、发热等异常应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7

羊水可不可以鉴定亲子关系

羊水通常可鉴定亲子关系,因其中有含胎儿遗传物质的脱落细胞,能通过DNA鉴定技术比对分析。不过羊水穿刺获取羊水是有创操作,有感染、流产风险。羊水鉴定准确性较高,但受样本采集、保存和检测技术等因素影响。我国亲子鉴定需遵循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除羊水外,血液等也可用于鉴定。

名医问答 2025-02-07

唐筛中msafp是什么意思

唐筛中的msafp即甲胎蛋白是重要检测指标。甲胎蛋白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孕期其在孕妇血液中的水平随孕周变化。它可辅助判断胎儿先天性异常,胎儿神经管缺陷时母体血中甲胎蛋白会异常升高,唐氏综合征胎儿则低于正常水平。但唐筛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甲胎蛋白异常不一定代表胎儿有问题,需综合其他检查评估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期能否吃阿胶糕

月经期不建议吃阿胶糕。阿胶糕有补血养血、滋阴润燥等功效且含多种营养成分,但性质滋腻,经期食用可能影响经血排出,导致月经量减少、不畅甚至突然停止。若有贫血想补血,可在月经结束后适量食用阿胶糕。经期应避免滋补、油腻、生冷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名医问答 2025-02-07

胎儿可不可以做亲子鉴定

胎儿能做亲子鉴定。怀孕8周左右可绒毛穿刺取样鉴定,有流产、感染风险;16周左右能羊水穿刺鉴定,可能引发早产、羊水渗漏;怀孕5周以上可无创胎儿亲子鉴定,抽取孕妇外周血提取胎儿游离DNA检测,较安全。进行前要了解方法利弊,选正规医疗机构或鉴定机构确保准确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2-07

吃哪些食物回奶快

麦芽可抑制泌乳素分泌回乳消胀,炒麦芽煮水饮用需调整用量与方式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韭菜为辛温发散食物有回奶功效但效果因人而异。苦瓜性凉可能回奶,不同人效果不一定相同。食物回奶效果个体有别,回奶时若乳房胀痛、发热等不适要就医,同时注意乳房护理,避免挤压乳房引发乳腺炎,这些食物为回奶女性提供自然选择。

名医问答 2025-02-07

唐筛中msafp有什么含义

唐筛中的msafp即甲胎蛋白中位数倍数是重要检测指标。甲胎蛋白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msafp通过孕妇血清甲胎蛋白含量与同孕周正常孕妇中位数比较得出。它对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疾病风险有意义,胎儿患病会使该指标异常,但孕妇肝脏疾病、多胎妊娠等也会影响。指标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胎儿健康状况。

名医问答 2025-02-07

唐筛无创是什么情况如何应对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用于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针对21 - 三体、18 - 三体和13 - 三体综合征。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胎儿游离DNA检测,准确性较高且无创伤。高风险需进一步产前诊断,低风险也不能排除其他异常。它利用胎儿游离DNA特性检测,准确性受孕妇体重、孕周等因素影响。是重要筛查手段,特定孕妇适合检测,高风险要遵医嘱进一步诊断。

名医问答 2025-02-0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