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黄体是什么情况该如何应对

卵巢黄体形成与排卵有关,出现问题可能腹痛、阴道流血等。应就医检查,按医嘱治疗或观察。
赵晓东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甲
卵巢黄体是在女性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等伸入到颗粒层,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逐渐演变成的一个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黄体出现破裂、囊肿等异常情况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应对。 卵巢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等激素,为受精卵着床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支持。如果没有受孕,黄体通常会在14天左右自行退化。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如外力撞击腹部、剧烈运动等,可能会导致黄体破裂,这是一种妇科急腹症,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下腹疼痛、腹腔内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止血等治疗。另外,黄体也可能形成囊肿,如果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能不需要处理,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即可;若囊肿较大或出现扭转、破裂等并发症时,也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卵巢黄体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正常的生理结构,在正常情况下无需担忧。但当出现黄体破裂、黄体囊肿相关的异常症状时,必须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以便准确诊断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有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右侧卵巢无回声是什么情况

右侧卵巢无回声有多种情况。一是正常生理现象如卵泡,卵泡在月经周期中产生,会发育成熟排卵。二是疾病状态如卵巢囊肿,包括功能性囊肿等。还有其他可能。不能仅靠此超声表现判断,要综合临床症状、月经周期、生育史等。卵泡无需特殊处理,怀疑囊肿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采取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要切几层

剖腹产中的“层”是人体组织分层,一般要切开七层组织,包括从外到内的皮肤、皮下脂肪层等七层。特殊情况如严重粘连会影响手术操作、增加复杂程度。术后产妇若有发热、伤口异常、恶露异常需及时就医,可能是愈合不良或感染。术后产妇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护理伤口避免感染。

名医问答 2025-02-05

人流十五天后突然出血该如何处理

人流十五天后突然流血原因有子宫复旧不良、宫内残留、感染等。子宫复旧不良需多休息、注意卫生;宫内残留较少可用药促进宫缩,较多则需清宫;感染可能伴有发热等症状,需用抗生素治疗。总之,此情况需重视,应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保障生殖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05

右侧卵巢无回声是何种情况

右侧卵巢无回声有多种情况。一是正常生理现象如卵泡,卵泡发育时超声可见无回声,月经周期中会发育成熟排卵。二是病理性情况如卵巢囊肿,有功能性、病理性等多种类型。其原因要结合年龄、月经周期、症状综合判断,排卵期附近年轻女性可能是卵泡,无回声持续且有症状需考虑病理性囊肿并进一步检查。

名医问答 2025-02-05

除了服用紧急避孕药还有什么避孕方法

除紧急避孕药外,避孕方法有物理屏障、激素(除紧急避孕药外)、手术避孕法。物理屏障法中,男用避孕套可阻止精子入阴道且防性传播疾病,女用避孕套可覆盖阴道壁和宫颈口,宫内节育器通过改变子宫内环境避孕。激素避孕法里,短效口服避孕药抑制排卵等,长效避孕针缓慢释放药物。手术避孕法中,男女性分别有输精管、输卵管结扎术,各有特点,人们可按需选择。

名医问答 2025-02-05

卵巢囊性结构是指什么

卵巢囊性结构位于卵巢,含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前者因卵泡未正常排卵致卵泡液积聚,后者是黄体腔液体增多。病理性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和囊腺瘤等。其表现多样,部分无症状,也可腹痛等。发现后要综合多因素判断性质,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或复查确定治疗与否及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2-05

抗卵巢抗体弱阳性代表着什么

抗卵巢抗体弱阳性提示机体可能有针对卵巢组织的较弱免疫反应,会对女性生殖功能有潜在影响。其产生与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可能干扰卵巢正常功能,影响卵泡发育、排卵和激素分泌,对受孕能力不利。但不一定导致严重生殖障碍,人体生殖系统有代偿机制。若受孕困难且检测为弱阳性,需全面评估生殖功能以采取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2-05

除紧急避孕药外还有什么避孕方法

除紧急避孕药外还有多种避孕方法。物理屏障避孕法包括男用避孕套、女用避孕套、避孕隔膜;激素避孕法有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宫内节育器避孕法含含铜宫内节育器和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还有安全期避孕、体外射精等方法。各方法特点不同,适用人群有别,人们应综合自身状况、需求等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宫颈囊肿要怎样处理

子宫宫颈囊肿处理取决于囊肿大小与症状等因素。囊肿小且无症状为常见生理现象,因宫颈腺管口堵塞黏液积聚而成,对身体无危害,无需特殊干预,定期妇科检查监测即可。囊肿大或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腰骶部疼痛、影响性生活等症状时需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有造口术、切除术等,术后要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处理应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手术缝合时有几层

剖腹产手术中的“缝合”是修复连接切开组织,一般缝合3到5层。手术需切开多种组织,缝合时要逐层进行,子宫切口单独缝合,特殊情况会调整缝合层数。术后伤口若有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需就医。手术前后产妇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一个月后怀孕的几率有多大

剖宫产一个月后怀孕概率极低,约0.05% - 0.1%。因为术后身体需恢复,子宫切口未愈合、卵巢排卵功能未正常、内膜未完全修复,受孕可能性小,但异常阴道出血可能导致误判排卵。产后短时间再孕风险大,子宫破裂风险增加。所以即便无怀孕计划,产后也要做好避孕,如用避孕套或遵医嘱放节育器等。

名医问答 2025-02-05

怀孕一个月自然流产后如何处理

怀孕一个月自然流产是妊娠早期胚胎停止发育并排出母体的现象。发生后应就医,医生会检查流产是否完全。要做超声检查看子宫有无残留胚胎组织,有残留可能导致出血和感染需处理。身体虚弱要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如摄入瘦肉、鱼、果蔬等。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重视恢复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是何意该怎么办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为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肿物。处理要考虑症状、息肉大小、恶变倾向等,小且无症状可观察,大或有症状、恶变风险则需治疗。其形成与雌激素过高、炎症刺激有关。症状有月经异常、阴道流血、不孕等。诊断靠妇科超声、宫腔镜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辅助,需医生根据个体精准判断,患者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如何应对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为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肿物。处理要综合症状、息肉大小、恶变风险等,小且无症状的息肉可能无需处理定期复查,大或有症状的需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其形成与雌激素刺激、妇科炎症、年龄、肥胖等有关。小且无症状息肉可复查因其可能消失,手术多为宫腔镜下摘除,药物有黄体酮和地屈孕酮,处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名医问答 2025-02-05

阴道里长息肉如何处理

阴道息肉处理需依具体情况而定,有观察等待、手术切除等方式。息肉小且无症状可观察,定期妇科检查,有症状则重新评估。息肉大或有明显症状如出血、白带异常需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息肉可能与炎症有关,霉菌性阴道炎用克霉唑栓、细菌性阴道炎用甲硝唑栓治疗。日常要保持外阴清洁、注意性生活卫生。总之要综合多因素应对,不确定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一个月后怀孕概率有多大

剖宫产一个月后怀孕概率为0.5% - 2%。术后女性身体需恢复,子宫切口未完全愈合、子宫内膜修复中,且多数处于哺乳期激素抑制排卵,所以怀孕概率低,但无保护性行为仍可能怀孕。若有疑似怀孕症状需就医,短时间再孕风险高。虽怀孕概率低,产后性生活也应避孕,如用避孕套或放节育器,避免意外怀孕风险。

名医问答 2025-02-05

阴道里长息肉要如何处理

阴道息肉处理需依据大小、症状等。息肉小且无症状,可能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妇科检查观察变化即可,因小息肉可能稳定不影响健康。息肉大或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性交后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常需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患者日常要保持外阴清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多少周进行比较合适

剖宫产医学名为剖宫产,怀孕39 - 41周进行较合适。39周前胎儿器官可能未发育成熟有健康风险,41周后胎盘功能可能下降、羊水可能减少会增加不良情况几率。孕期有胎儿窘迫、前置胎盘出血、胎盘早剥等危急状况需立即就医手术。临近手术日期孕妇要休息好、营养均衡、避免剧烈运动、关注胎动,异常时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一个月后怀孕的概率有多大

剖宫产一个月后怀孕概率在0% - 2%之间,因为子宫切口未完全愈合、激素水平处于调整状态、卵巢未完全恢复排卵功能。但有极个别异常排卵受孕可能,若有类似怀孕症状需就医。若确定再次怀孕,因子宫未恢复继续妊娠风险大,要尽快就医决定处理措施。术后女性身体虚弱,要休息和补充营养并严格避孕,避免影响子宫恢复和引发严重并发症。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腺肌瘤是何意怎样治疗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特殊类型,由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其形成与多次妊娠分娩、人流、内膜炎致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关。治疗有药物(达那唑、孕三烯酮)和手术等方式,药物治疗要遵医嘱,有副作用,手术适用于特定患者。这是复杂妇科疾病,治疗需综合多因素,患者要了解自身情况,与医生沟通权衡利弊选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2-0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