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例假之前体重会不会增加呢

来例假前体重是否会上升呢?我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赵晓东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甲
通常例假指的是月经,来月经前体重可能会增加,这存在个体差异,与多种因素有关。激素水平变化方面,月经前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雌激素促进水钠潴留,孕激素使基础体温升高、身体代谢减慢,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0.5 - 2 千克。饮食习惯上,部分女性月经前食欲增加,尤其渴望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热量又缺乏运动易致体重上升。运动量方面,月经前运动量减少,身体消耗能量降低,也易造成体重增加。若体重增加明显且伴有严重水肿、情绪异常等不适症状,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等疾病,需就医检查。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胎盘厚度为34mm属于正常范围吗

胎盘厚度 34mm 是否正常依孕周而定。孕早期胎盘刚形成,此厚度不正常,可能有异常影响胎儿发育;孕中期 25 - 50mm 为正常范围,34mm 正常,可提供营养等;孕晚期胎盘会变薄,34mm 可能偏厚,与胎盘血窦等有关。孕期孕妇应定期产检监测胎盘厚度等指标变化,医生综合判断以保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1-13

宫缩会不会致使胎儿缺氧呢

正常宫缩有节律性等特点能促胎儿血液循环,助分娩不致缺氧。宫缩过强过频会使子宫内压升高致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而缺氧。胎盘功能异常如早剥、前置胎盘等,正常宫缩也会因胎盘无法供氧营养致胎儿缺氧。孕期应定期产检关注宫缩,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1-13

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是正常的吗

胎盘位于子宫后壁通常为正常情况。其是常见附着位置之一,对胎儿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能正常获取营养发育。与其他正常位置类似,若无合并异常,孕妇可正常妊娠,孕期风险正常。孕期检查若发现此情况且无异常,孕妇无需过度担心,按常规产检即可。胎盘位置可能随孕期变化,正常位于子宫后壁一般变动不大,但仍需密切关注胎盘及胎儿发育状况。

名医问答 2025-01-13

羊水是否为黄色

正常羊水非黄色,特殊情况会呈黄色。一是胎粪污染,胎儿宫内缺氧等致胎粪排入羊水;二是胆红素升高,孕妇或胎儿疾病使胆红素入羊水,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溶血性疾病等。羊水颜色能反映胎儿宫内状态,正常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清亮,颜色明显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胎儿窘迫、孕妇疾病等,需及时就医检查评估。

名医问答 2025-01-13

羊水呈现黄色

羊水呈黄色有正常与异常之分。孕晚期羊水因混有胎儿物质略显黄色属正常,若胎儿窘迫致肛门括约肌松弛,胎便排入羊水使羊水变黄则危险,需及时就医,通过胎心监护、B 超等评估胎儿状况,必要时终止妊娠。羊水颜色变化是反映胎儿状况重要指标,孕妇应定期产检关注羊水及胎儿发育。

名医问答 2025-01-13

45岁是不是仍然有必要接种宫颈癌疫苗

45 岁接种宫颈癌疫苗需视个体情况。从未感染过 HPV 的 45 岁女性理论上可接种,虽最佳接种年龄为 9 - 45 岁,但仍有一定预防效果,只是不如年轻女性。有 HPV 感染史,尤其是感染疫苗所针对类型的,接种意义不大,因其主要预防未感染类型引发的宫颈癌。且疫苗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 HPV 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等,以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1-13

羊水会是黄色的吗

正常羊水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清亮,孕晚期因混有少量物质略显浑浊。胎儿窘迫时会将胎粪排入羊水中致羊水呈黄色甚至黄绿色且浓稠。孕妇患肝胆疾病致胆红素升高也可能使羊水变黄。羊水颜色是判断胎儿在子宫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产检发现羊水颜色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1-13

45岁的人是否仍然有必要接种宫颈癌疫苗

45 岁接种宫颈癌疫苗需综合判断。二价疫苗适用 9 - 45 岁,四价 20 - 45 岁,九价 16 - 26 岁,45 岁接种效果可能不如年轻女性显著。若有高风险因素,接种可能有价值,但对已感染 HPV 类型无治疗作用。健康状况良好且无禁忌证可考虑接种,有严重基础疾病需谨慎评估。同时,疫苗不能替代筛查,45 岁及以上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名医问答 2025-01-13

羊水指数为13cm是正常的吗

一般羊水指数 13cm 正常,其为评估羊水量重要指标,范围 8 - 25cm,13cm 在此范围表明羊水量合适,能为胎儿提供保护和活动空间,在胎儿发育中起缓冲压力、稳定体温等重要作用。但它只是参考,需结合其他检查及孕妇身体状况综合判断胎儿是否健康。孕期孕妇需定期产检,关注胎儿发育动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胎儿健康发育有积极意义。

名医问答 2025-01-13

45岁是否还需要接种宫颈癌疫苗

45 岁一般不建议接种宫颈癌疫苗。二价疫苗适用 9 - 45 岁,四价 20 - 45 岁,九价 16 - 26 岁,45 岁接近或达适用年龄上限。45 岁女性性生活史长,感染 HPV 风险高,此时接种预防效果不一定理想,因疫苗主要预防未感染前。且 45 岁女性定期宫颈癌筛查发现病变及时治疗可能更有意义。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定期筛查对预防宫颈癌也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1-13

宫颈锥切之后,原位癌有可能复发吗

宫颈锥切后原位癌有复发可能,与多因素相关。病变切除范围不足、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自身免疫力差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会增加复发风险,而切除范围充分、切缘阴性、免疫力强及无HPV持续感染则相对复发风险低。宫颈原位癌早期,但锥切后定期复查重要,包括 HPV 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及时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1-13

闭经能否用黄体酮治疗

闭经用黄体酮治疗需根据类型判断。原发性闭经如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等致,因非缺乏孕激素,用黄体酮无效。继发性闭经若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正常且有一定雌激素水平,黄体酮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停药后有撤退性出血有治疗作用;但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引起的闭经,单用黄体酮效果不佳,需综合治疗。闭经复杂,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改善,且用药需遵医嘱,不可自行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1-13

宫颈锥切之后原位癌是否会复发

宫颈锥切后原位癌有复发可能。手术切缘阳性、病变累及范围广及术后感染愈合不良会增加复发风险。术后应定期复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HPV 检测等,早期发现复发。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对降低复发风险有一定帮助。

名医问答 2025-01-13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月经正常的时候是否会消失

多囊卵巢综合征一般无特别俗称。月经正常时不一定消失,因其是复杂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病因不明。激素水平改善且月经规律时,卵巢多囊样改变等问题可能仍存;月经正常可能是外界因素致表面现象,内部紊乱未解决。患者即使月经正常也需定期复查,监测相关指标以判断疾病状态。

名医问答 2025-01-13

在月经正常的情况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否会消失

多囊卵巢综合征一般即使月经正常也不一定消失。它是复杂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涉及多方面因素,月经正常可能只是症状暂改善,内在病理特征可能仍存。诊断依据多样,不只看月经,还需超声及性激素水平测定。即使月经正常,若超声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且雄激素水平偏高,就不能认为其消失。患者需持续关注身体,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控制病情有积极意义。

名医问答 2025-01-13

多囊患者月经正常以后,多囊是否就会消失呢

多囊通常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正常后其不一定消失。因该疾病是复杂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病,月经正常可能只是病情改善。激素水平改善但卵巢多囊样改变可能仍存,疾病未愈;需长期管理,即使月经正常仍可能有潜在代谢问题致疾病持续;个体差异大,少数患者月经正常后相关症状体征会消失。患者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名医问答 2025-01-13

闭经是否可以用黄体酮进行治疗

闭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部分闭经可用黄体酮治疗,如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未成熟的青春期女性,黄体酮可调节激素促子宫内膜变化恢复月经;黄体功能不足的继发性闭经,补充黄体酮可改善症状。但子宫发育不良等器质性病变或遗传性疾病导致的闭经,黄体酮通常无效。闭经原因复杂,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致闭经,治疗需全面检查确定病因后制定个性化方案,不能盲目用黄体酮。

名医问答 2025-01-13

闭经能否用黄体酮进行治疗

闭经指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其能否用黄体酮治疗取决于原因。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未成熟致闭经可用黄体酮诱导月经;子宫内膜受损致闭经用黄体酮无效;卵巢功能衰退致闭经单纯用黄体酮效果差,需综合评估激素水平,补充雌激素与黄体酮序贯治疗。此外,健康生活方式助月经恢复,药物使用需遵医嘱,以防不良反应。

名医问答 2025-01-13

胚胎不好就会hcg翻倍慢吗

胚胎不好通常会致 hcg 翻倍慢,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胚胎发育异常如染色体异常、发育不良会影响 hcg 分泌致翻倍慢;母体激素水平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紊乱会干扰 hcg 正常增长;宫外孕时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hcg 分泌少致翻倍慢。怀孕早期 hcg 增长是判断胚胎发育的重要指标,但不能仅靠 hcg 翻倍慢判定胚胎不好,需结合超声等综合判断。

名医问答 2025-01-13

人乳头瘤病毒可不可以被治愈

人乳头瘤病毒有被治愈可能,取决于多种因素。低危型 HPV 感染引起良性病变,通过物理治疗结合自身免疫力可治愈;高危型 HPV 感染,未引起宫颈病变或癌前病变时多数可靠自身免疫力 1 - 2 年清除,引起病变则需手术结合提高免疫力辅助治疗,可使用干扰素等药物但需遵医嘱。感染常见,很多人可自行转阴,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名医问答 2025-01-1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