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医保可以在当地医院使用,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关键亮点在于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已建设完成,异地医保可直接结算,且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在报销政策上有所不同。
异地医保能在当地医院使用的情况如下:一是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的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像异地安置退休人员、近期计划或已经在异地同一地区连续居住生活超过半年的人、本市用人单位长期派驻异地工作的在职职工等,可办理备案后在当地医院使用医保。异地转诊就医人员,经市内三级医院检查会诊仍未能确诊的疑难病症患者,或属于市内三级医院目前无设备或技术诊治的危重病人,在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后也能在当地医院使用医保。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中,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在异地急诊抢救,由就诊医疗机构上传相关标识,未办理备案的视同已备案,可在当地医院使用医保;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实行免备案直接结算。二是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已建设完成,参保人员持医保电子凭证、社保卡或身份证在当地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可使用个人账户刷卡直接结算。
异地医保在当地医院使用时,报销政策遵循“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目录”指参保人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涵盖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参保地政策”指参保人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参保地的支付政策,包含参保地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例如在深圳,不同类型的异地就医人员报销比例不同,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办理备案后在市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基本医疗费用支付比例跟深圳市内就医支付比例一样;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在市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按不同情况分别按深圳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一定比例支付。
异地就医还可享受门诊特定病种待遇。深圳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若要享受门特病种待遇,需在本市或省内具有门特病种诊断资质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办理门特认定。广东省内跨市就医可直接结算的病种参照广东省统一的52个门特病种,跨省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的病种有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等10个病种。部分城市还开通了异地联网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直接结算,备案后可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定点药店刷医保卡购药。
异地医保在当地医院使用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适用范围。参保人员只要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在就医地就能享受便捷的医保结算服务。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选择定点医院及了解报销比例等方面,要提前做好功课,以便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