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相关治疗部分项目已陆续列入医保,2025年部分地区开始将种植牙纳入医保,此前已有补牙、拔牙等基础治疗项目可按规定报销。
牙齿治疗项目纳入医保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政策发展逐步完善的。早期在2000年以前,牙科治疗费用通常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高昂费用使很多人对看牙有所顾虑。2000年代初,部分地区开始尝试将部分牙科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覆盖有限且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2012年,福建省三明市实行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门诊费用一定范围内可按比例报销,其中包括口腔疾病治疗。2020年国务院发布意见,提出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涉及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2021年又推进门诊统筹共济制度实施。
在2024年及以后,国内多个城市已将更多牙科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补牙、拔牙、根管治疗等常见项目,但美容类牙科项目如种植牙、牙齿矫正等起初不在报销范围内。不过到了2025年,部分地区开始把种植牙纳入医保,标志着我国口腔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种植牙纳入医保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国家医保局曾明确种植牙属于高层次医疗需求,不符合医保报销“保基本”定位,暂未考虑将其纳入。但随着种植牙需求增长及相关问题凸显,2022年国家开始对口腔种植进行专项治理,包括医疗服务收费调控、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竞价挂网等,使种植牙费用大幅降低。2025年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相关指南规范公立医疗机构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助力口腔诊疗健康发展。
关于其他牙齿治疗项目的医保报销,持普通职工医保卡待遇相对较好,农合医保或城镇居民医保按规定办理住院手续后,单纯门诊拔牙费用报销规则因地区和累计金额而异。不同医保卡类型报销规则及医保范围内项目不同,像补牙、拔牙、治疗牙周病等属于治疗性质的项目大部分地区可报销,义齿等非医保项目需自付,镶牙、种植牙、烤瓷牙、牙齿矫正、洗牙等通常无法报销,特殊项目如拔智齿在定点医院且符合医保报销范围也可报销。
牙齿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情况因地区、项目性质不同而有差异,若想了解具体报销情况,建议关注地方政策或咨询当地医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