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十四五”规划聚焦医保制度成熟定型,重点推进筹资机制改革、支付方式升级、基金监管强化及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
自2021年《“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发布以来,国家医保局围绕深化医改核心目标,系统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2025年作为关键节点,政策方向明确体现在筹资机制、支付方式、基金监管及多层次保障四大维度。
筹资机制精准化
针对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差异化筹资问题,未来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职工医保单位与个人缴费比例优化,探索居民医保筹资与收入挂钩模式,确保基金收支平衡。通过提高筹资公平性,增强医保制度可持续性。
支付方式革新驱动效能
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进入“全域化”阶段,加速门诊支付方式革新,支持医联体建设,以“结余留用”机制促进医疗机构控费增效。基层病种同价、中医优势病种支持等举措,推动分级诊疗落地。智能审核系统与大数据监管强化支付精准度,减少过度医疗。
基金监管筑牢底线
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运用AI审核、人脸识别技术打击欺诈骗保,严控医保基金“跑冒滴漏”。建立定点机构动态考核机制,推动基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守护群众“救命钱”。
多层次保障体系扩容
完善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联动机制,扩大药品集采范围至每年500种以上,规范高值耗材采购,推动新药、中药及时纳入医保目录。发展商业健康险与慈善救助,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障网络。
医保改革聚焦普惠性与精细化管理,未来将持续优化筹资待遇、赋能“三医”协同,构建公平高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