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最新政策聚焦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目标2025年全国80%统筹地区实现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全覆盖,并同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及医药集中带量采购优化。
国家医保局2025年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明确要求加速医保基金结算流程,通过“一个目标”“两个责任”“三个结合”“四个机制”实现资金快速流转。其中,2025年将覆盖全国80%统筹地区,2026年全面实现即时结算,显著缩短医疗机构资金回笼周期,缓解垫付压力。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总收入达3.48万亿元,总支出2.97万亿元,累计结余3.87万亿元,运行稳中向好,支撑政策落地基础坚实。
国家医保局强化部门协同,国家与省级医保部门分工明确:国家局提供技术指导与评估,省级局落实执行并优化系统功能。改革兼顾传统与创新结算模式,压缩结算周期至20个工作日内,同时结合预付机制,双轨并行提升资金效率。试点地区将分阶段推广经验,建立联络、调度、宣传及培训四大保障机制,确保高效推进。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配套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覆盖1.8亿人,惠及260万失能参保人,拉动产业投资600亿元,30万个岗位得以创造。国家医保局持续完善待遇保障,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至近亲属,并推动门诊结算人次增长19%,生育保险待遇支出同比提升33.9%。
药品与耗材集采进一步深化,第十批国家集采与第五批高值耗材集采落地,推动中药饮片等联采进基层。新版DRG/DIP2.0分组方案2025年起全面实施,70%地区设立预付金机制,定点机构数据透明度显著提升,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
国家医保局通过政策组合拳,全面提升基金使用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为参保人减负、为产业赋能,推动医保体系向更高效、更公平方向迈进,未来将持续优化机制,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