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通过调理脏腑阴阳平衡、个性化方剂配伍(如石决牡蛎汤、酸枣仁汤等)和内外合治(针灸+足浴)实现降压,部分案例可减少或替代西药,疗效稳定且副作用小。
-
辨证论治为核心
中医将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等证型,针对性用药。例如肝阳上亢者用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兼便秘加大黄泻热;肝肾阴虚者以酸枣仁汤合五苓散滋阴安神,兼顾利水渗湿。 -
经典方剂灵活加减
- 石决牡蛎汤(石决明、牡蛎、白芍)主攻肝阳上亢,头痛甚加菊花,失眠加夜交藤。
-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杜仲)适合气血不足伴头晕,结合温针灸增强疗效。
-
综合疗法提升效果
外治法如针灸(命门穴、肾俞穴)和足浴(艾叶、丹参)可疏通经络,辅助内服药降压。案例显示,患者经5剂中药+针灸后血压从160/100mmHg降至130/70mmHg。 -
注重长期调理与体质改善
中医强调“治本”,通过调理脾胃、滋肾养肝稳定血压。例如,一例患者连服16剂酸枣仁汤后血压保持120/85mmHg,口干、失眠等症状同步缓解。
中医治疗高血压强调整体观和个体化,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坚持疗程,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