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感冒发烧时,治疗核心是驱寒解表、科学降温与增强免疫。关键措施包括:发汗祛寒(如生姜葱白水)、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合理用药(退烧药/中成药)及饮食调理(清淡易消化)。儿童和老人需特别注意方法安全性,持续高烧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 发汗驱寒:风寒型感冒初期可用生姜葱白煮水饮用,或艾叶生姜水泡脚至微汗出,避免加重咽痛。搓揉背部或艾灸大椎穴(儿童需谨慎)也能促进寒气排出。
- 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时,优先温水擦浴(颈部、腋下、腹股沟),忌用酒精擦拭(儿童易中毒)。冰敷额头或退热贴辅助降温,但寒战时应停止。
- 药物选择: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或布洛芬(儿童),中成药如柴胡滴丸(舌下含服)可抗病毒退热。避免滥用抗生素或激素。
- 护理要点:卧床休息、多喝温水或电解质饮料,保持室内通风。儿童发热时减少衣物“晾汗”,忌捂汗。
- 饮食调理: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搭配橙子、菠菜补充维生素C。避免辛辣油腻,少食多餐。
提示: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持续高烧超3天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物理降温无效时,结合药物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特殊人群用药前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