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如饮用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是降低狂犬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的关键第一步。若条件允许,可配合20%肥皂水或碘伏消毒,但绝不能用热水、被污染的水或仅简单擦拭。
- 冲洗的核心作用:野狗唾液中的狂犬病毒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流动清水能物理冲刷病毒和污血,减少病毒载量。实验表明,15分钟持续冲洗可降低50%以上的感染风险。
- 水质要求:普通饮用水(如瓶装水、煮沸冷却的水)安全可靠,但需确保水源未被污染。避免使用野狗接触过的水或未经处理的河水,以防二次感染。
- 操作细节:冲洗时需扩大伤口,挤压周围组织帮助排毒。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确保内部清洁。
- 后续处理:冲洗后立即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并避免包扎伤口以利排毒。即使延迟1-2天,仍需补做冲洗和消毒。
提示:冲洗仅是急救第一步,必须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头颈部咬伤或严重出血者需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不可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