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若出现身体发热,需立即警惕伤口感染或狂犬病风险,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并根据症状配合退热、抗感染等治疗。以下是关键处理要点:
-
彻底清洁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清除唾液和污染物,降低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过紧。 -
紧急医疗干预
无论伤口大小,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至关重要。若出血或伤口较深,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预防细菌感染。 -
发热对症处理
若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冷敷额头、腋下)或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同时多饮水、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免疫负担。 -
密切观察症状
发热伴随头痛、恐水、怕风或伤口红肿化脓,需立即复诊排除狂犬病或严重感染。狂犬病潜伏期虽长,但发病后致死率近100%,不可侥幸拖延。
提示:即使野狗外观健康,也可能携带病毒。发热是身体警报,切勿自行用药掩盖症状,全程遵医嘱完成疫苗注射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