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破皮后出现发热,可能是狂犬病或伤口感染的早期征兆,需立即彻底清洗伤口并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同时监测体温变化。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
-
紧急伤口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度挤压周围组织排出污染血液,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保持开放状态减少病毒存活可能。 -
医疗干预优先级
• 未接种过狂犬疫苗者:需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全程5针疫苗(第0、3、7、14、28天)
• 已接种过疫苗者:加强2针(第0、3天)
• 发热超过38℃:需就医排查细菌感染,必要时用抗生素 -
风险观察期
• 记录发热规律(持续低热/骤升骤降)及伴随症状(恐水、痉挛等)
• 10日内确认咬人犬只是否存活(狂犬病动物通常10天内死亡) -
禁忌事项
切勿用嘴吸伤口、迷信土方止血,忌剧烈运动加速病毒扩散。哺乳期/孕妇也需正常接种疫苗。
发热是机体免疫应答信号,72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可阻断99%的狂犬病毒感染。即使伤口结痂仍可能携带病毒,必须完成全部疫苗疗程。若出现吞咽困难或亢奋症状,立即送传染病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