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高热的治疗关键在于快速降温、补充电解质和及时就医。重症患者需在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9℃以下,轻症者可通过转移到阴凉处、冷敷和饮用淡盐水缓解。以下是具体措施:
- 物理降温: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衣物并用冷水(非冰水)擦拭全身,重点敷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快速冰敷导致寒战反升体温。
-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清醒者少量多次饮用含盐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昏迷者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水引发呕吐。
- 重症急救:若体温超过40℃或出现昏迷、抽搐,需紧急送医。医院可能采用冰盐水灌胃、血液透析或药物(如氯丙嗪)辅助降温。
- 避免误区:中暑高热不同于普通发热,禁用解热药;降温过程中需监测体温,降至38℃以下时停止强降温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高温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穿戴透气衣物,并提前补充水分。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先兆,需立即干预以防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