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时科学降温的关键是分阶段处理: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38.5℃以上需结合药物,特殊人群(孕妇、婴幼儿、老人)应及时就医。
-
物理降温
- 温水擦拭:用32-34℃温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区域,促进散热。
- 冰袋冷敷:包裹毛巾后敷于额头或腋下,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冻伤。
- 多喝水:补充体液,预防脱水,帮助代谢毒素。
-
药物退烧
- 对乙酰氨基酚(如扑热息痛):适用于2个月以上婴幼儿及成人,副作用较小,但需严格按剂量服用。
- 布洛芬:6个月以上人群可用,退烧兼镇痛,但避免与同类药物混用。
-
特殊注意事项
- 儿童:3个月以下发烧需立即就医;38.5℃以上可服药,但避免酒精擦浴(易致中毒)。
- 孕妇/老人:体温持续升高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应尽快就医。
-
避免误区
- 不要捂汗或过度包裹,影响散热。
- 退烧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若物理降温无效或高烧超过3天,需及时明确病因(如细菌感染需抗生素)。保持休息与观察,勿因焦虑过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