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天气皮肤干燥起皮时,优先选择含尿素、维生素E或甘油成分的保湿药膏(如尿素维E乳膏、维生素E乳),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关键点:①保湿是核心,锁水修复屏障;②中西药结合(如润燥止痒胶囊)适合长期调理;③避免过度清洁,室内湿度保持40%-60%。
-
保湿类药膏:尿素软膏(10%-20%浓度)能溶解角质、促进水合;维生素E乳抗氧化修复;凡士林或硅油乳膏封闭性强,适合夜间厚涂。干性湿疹可搭配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缓解瘙痒。
-
激素与抗炎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红肿瘙痒,但连续不超过2周。非激素类如他克莫司软膏适合敏感部位(如面部)。
-
中药调理:血虚风燥型用润燥止痒胶囊(含何首乌、生地黄);湿热型选金蝉止痒胶囊,搭配炉甘石洗剂外涂。
-
日常协同护理:减少洗澡至每周2-3次,水温低于40℃;室内加湿;补充维生素A/C/E(如胡萝卜、坚果);穿纯棉衣物减少摩擦。
若脱皮伴随红肿、渗液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排除银屑病、真菌感染等疾病。药物使用前建议咨询医生,尤其孕妇、儿童及长期慢性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