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中暑痉挛时,首选药物为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清热消暑类药物,同时需及时补充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并配合物理降温。重症患者需立即就医,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镇静药物。
- 清热消暑类药物: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含樟脑、干姜等成分,能缓解肌肉痉挛和胃肠不适。藿香正气水还可通过解表化湿改善头晕、呕吐等症状,但含酒精成分需避免与头孢类药物同服。
- 电解质补充:中暑痉挛多因钠、钾流失导致,口服补液盐或运动饮料可快速纠正失衡,严重时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酸钙。
- 物理降温与急救措施: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冷毛巾敷大血管处(颈部、腋窝),避免直接冰敷。轻柔按摩痉挛部位可放松肌肉。
- 重症用药警示:若出现高热或昏迷,需医生指导使用氯丙嗪等处方药,不可自行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以免掩盖病情。
预防胜于治疗,夏季外出应备好防暑药物,避免高温时段活动。一旦出现持续痉挛或意识障碍,务必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