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引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质失衡、心脏负荷加重及交感神经兴奋。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散热会导致钾、钠等关键电解质流失,直接影响心脏电信号传导;同时血管扩张和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而情绪波动进一步刺激心率异常。以下是具体机制分析:
-
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造成钾、钠、钙等电解质流失,破坏心肌细胞电活动平衡,引发早搏、房颤等异常节律。尤其是低钾血症会显著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
心血管系统超负荷
高温下体表血管扩张导致血液重新分布,心脏需加倍泵血维持循环,同时脱水使血液黏稠度上升,双重压力易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律紊乱。 -
神经调节失衡
炎热引发的烦躁焦虑会激活交感神经,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加速心率并干扰正常传导,对已有心脏疾病者危害更明显。
预防关键在于及时补水(含电解质饮品)、避免高温时段剧烈活动,并保持情绪稳定。心血管高危人群需密切监测症状,必要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