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具体考量因素及处理建议:
-
伤口感染风险评估
• 创面特征:浅表擦伤且无土壤/异物污染的伤口,感染风险较低;深咬伤(如穿透皮肤全层)、伤口边缘不齐或伴有泥土等污染物时,破伤风梭菌滋生风险显著升高。
• 局部处理:立即用肥皂水交替冲洗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开放性伤口避免过早缝合以降低厌氧环境形成。 -
免疫状态决定干预措施
• 全程免疫者:若已接种过3剂及以上破伤风疫苗且末次接种在5年内,无需额外注射;超过5年但不足10年可加强1剂疫苗(如TTCV);超过10年则需同时接种被动免疫制剂和疫苗。
• 未全程接种者: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启动基础免疫程序。 -
犬只状况与联合防护
• 狂犬病风险:无论犬种大小,出血性咬伤均需优先接种狂犬疫苗,必要时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犬只疫苗接种:若博美犬已规范接种狂犬疫苗且无异常行为,可降低风险,但仍建议完成暴露后预防。 -
症状监测与医疗介入
观察7-14天内是否出现牙关紧闭、肌肉强直等破伤风典型症状,若发现需立即就医。对于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建议放宽破伤风预防指征。
提示:被犬咬伤后应尽早就诊,由医生评估伤口等级和免疫背景,制定破伤风及狂犬病联合防控方案。盲目限定“7天”可能延误重症处理,24小时内干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