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若出现中暑昏迷,必须立即采取“快速降温、保持呼吸道畅通、紧急送医”三大措施。昏迷是中暑最严重的表现之一,可能伴随体温超40℃、皮肤干燥无汗、抽搐甚至器官衰竭,延误处理将危及生命。
-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垫高头部并解开衣物,避免二次受热。若在户外,可用遮阳工具临时搭建阴凉区域。
- 物理降温优先:用冷水(非冰水)擦拭全身,重点敷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将患者浸入凉水(18-20℃),同时按摩四肢促进散热。避免直接冰敷皮肤,以防冻伤。
- 禁止喂水或药物:昏迷患者吞咽功能受限,强行喂水易导致窒息。仅清醒者可少量补充含盐饮料或电解质水。
- 保持侧卧防窒息:若患者呕吐或无意识,将其调整为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切勿仰头平躺,以免阻塞气道。
- 立即呼叫急救:即使患者短暂恢复意识,仍需专业医疗评估。送医途中持续监测体温,若抽搐可用软物垫住牙齿防咬伤。
预防胜于救治:高温天避免10:00-16:00外出,穿戴透气衣物,定时补充水分;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室内中暑。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即刻休息并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