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下仍可能晒伤,主要原因是紫外线穿透云层的能力强(尤其是UVA),且潮湿环境会降低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加上光敏性物质(如雨水冲刷的污染物)可能加剧皮肤敏感。
-
紫外线穿透云层
即使雷暴雨时云层较厚,高达80%的UVA仍可穿透云层。这类长波紫外线会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慢性光损伤和晒伤。阴天紫外线强度可达晴天的20%-30%,若长时间户外活动,累积伤害不容忽视。 -
潮湿环境加剧紫外线吸收
雨水或汗水会使皮肤表面水合度升高,减少紫外线反射,增加吸收率。游泳或淋雨后未及时擦干皮肤,晒伤风险显著提升。 -
光敏性物质协同作用
雷暴雨可能冲刷空气中的污染物(如汽车尾气、工业颗粒),这些物质附着皮肤后与紫外线反应,可能引发光毒性反应。部分人群接触光敏性植物汁液(如雷雨前割草残留)也会加重晒伤症状。
提示:雷暴雨天气仍需防晒,选择广谱防晒霜(防UVA/UVB)、穿戴防紫外线衣物,并及时清洁皮肤避免污染物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