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容易加重心血管负担,主要原因是低气压导致人体缺氧、湿度温度变化引发血液黏稠度升高,以及心理压力加剧身体应激反应。
-
低气压与缺氧
雷电天气常伴随气压骤降,大气中氧分压减少,直接影响肺泡和血液的氧饱和度。为补偿缺氧,人体会加速呼吸和血液循环,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波动,易诱发心绞痛、心梗或心衰,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更高。 -
湿度与血液黏稠度
雷雨前的高湿度环境促使人体大量出汗,水分流失后血液黏稠度升高,易形成血栓;雨后暴晒又会导致血管扩张与收缩失调,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增加急性心血管事件概率。 -
心理与生理应激
强雷电的声光刺激可能引发恐慌情绪,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加速心跳和血管收缩。这种应激反应对已有心血管问题的人群尤为危险。
雷暴雨期间,心脑血管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保持情绪平稳,并及时补充水分以减少血液黏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