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时出现感冒,主要与病毒活跃度增加、人体免疫调节失衡以及环境温差变化有关。当气温骤升时,病毒繁殖加快,人体因适应不及导致防御功能下降,同时高温环境可能抑制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从而引发感冒症状。
-
病毒活跃度增加:气温升高时,部分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柯萨奇病毒)繁殖速度加快,更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人体在高温下出汗增多,若未及时补充水分,鼻腔黏膜干燥开裂,病毒更易侵入。
-
免疫调节失衡:突然升温会干扰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导致产热与散热失衡。此时免疫系统可能因应激反应释放过量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引发发热、乏力等感冒症状。
-
环境温差影响:春季或换季时昼夜温差大,中午高温促使血管扩张,而早晚降温又导致收缩频繁。这种反复刺激会削弱呼吸道局部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
行为习惯因素:高温下过度依赖空调或冷饮,可能使身体受凉;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如空调房)也加速病毒传播。
总结:预防升温期感冒需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保持空气流通、多饮水以维持黏膜湿润,并避免骤冷骤热的直接刺激。若持续高热或呼吸急促,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