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治疗需结合病理类型制定个性化方案,核心包括控制血压、调节饮食、中西医结合及预防感染。关键措施为:优质低蛋白饮食延缓肾功能恶化,严格控压(目标≤130/80mmHg),激素/免疫抑制剂用于活动性病变,中医药减少复发及副作用,同时避免感冒和肾毒性药物。
-
饮食管理:肾功能正常者每日蛋白摄入0.8~1.0g/kg,肾功能不全者降至0.6~0.8g/kg,优先选择鱼、蛋、瘦肉等优质蛋白。低盐(每日≤3g)、低钾、低磷饮食,水肿时需限水。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和叶酸。
-
血压与蛋白尿控制:首选ACEI/ARB类降压药(如洛卡特普),既能降压又可减少蛋白尿。血压目标值需低于130/80mmHg,定期监测避免波动。
-
药物干预:活动性病变需肾活检后使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中药(如黄芪、半枝莲)辅助调节免疫,减轻激素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
并发症防治:感染是常见诱因,需及时治疗并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高凝状态者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水肿严重时联合利尿剂。
-
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增强体质,避免劳累;防寒保暖减少感冒;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
慢性肾炎需长期管理,患者应遵医嘱调整治疗,保持心态乐观,通过综合干预稳定病情、延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