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咳嗽多由湿寒侵袭或过敏原刺激引发,治疗需兼顾驱寒祛湿、止咳化痰和增强免疫力。关键措施包括:及时保暖、饮食温补(如红糖姜水)、药物对症(止咳糖浆/抗过敏药)、环境控湿(除湿器/通风),慢性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防霉防螨。
-
保暖驱寒:淋雨后立即更换干爽衣物,饮用姜茶驱寒,避免冷饮刺激呼吸道。空调温度建议保持在22℃左右,避免温差过大诱发咳嗽。
-
饮食调理:多吃山药、百合、薏苡仁等健脾润肺食物,忌生冷油腻。红糖姜水可散寒暖胃,梨汁炖川贝适合干咳无痰者。
-
药物干预:
- 普通咳嗽:复方甘草片、枇杷膏缓解症状;
- 过敏咳喘: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 细菌感染:需医生指导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
环境控湿:使用除湿机保持湿度50%以下,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衣物被褥烘干防霉。哮喘患者需远离潮湿墙角、发霉物品。
-
慢性病管理:慢阻肺或哮喘患者应坚持吸入药物,咳嗽加重时及时就医。夜间咳痰可垫高枕头,按摩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旁开1.5寸)缓解。
梅雨季咳嗽需综合防治,症状持续超1周或出现黄痰、发热时,务必就医排查肺炎等并发症。日常加强锻炼(如太极)提升肺功能,从根源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