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天气确实容易导致地面湿滑,增加行人摔倒或车辆打滑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骑行者和驾驶员需格外警惕。 雨水与路面形成的“润滑层”会显著降低摩擦力,而突发性强降水、雷电干扰视线等因素进一步放大了安全隐患。以下是关键风险点及应对建议:
-
行人防滑要点
湿滑路面行走需穿防滑鞋,避免踩踏大理石、瓷砖等光滑材质区域;撑伞时注意视线遮挡,尽量选择颜色醒目的雨具。老年人应减少外出,必要时使用拐杖或有人陪同,上下楼梯紧握扶手。若遇雷暴,远离大树、广告牌等易导电物体。 -
车辆打滑主因
轮胎与积水接触产生“水膜效应”是打滑的核心原因,磨损严重的轮胎更易失控。弯道、积水坑洼路段风险最高,急刹车或猛打方向会触发侧滑。建议保持车距、提前减速,涉水时匀速通过,避免中途换挡或停车。 -
骑行高风险场景
电动车在标线、井盖等区域易侧翻,加装雨棚会破坏平衡。应穿戴雨衣而非打伞,避开深水区,转弯时提前降速。与机动车保持距离,防止被溅起的水花影响视线。 -
特殊路面警示
泥泞土路刚下雨时最滑,施工路段可能有隐蔽水坑。夜间降雨叠加灯光反射,驾驶员需开启雾灯,行人避免在车流密集处逗留。
总结:雷阵雨天气安全的核心在于“慢、稳、防”——动作放缓、控制稳定、提前防护。无论是步行还是驾驶,主动预判风险比事后补救更重要。若已摔倒,尤其老年人需警惕骨折风险,避免强行移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