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确实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尤其是对过敏体质或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关键原因包括:雷暴强风将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卷入高空后爆裂成微小颗粒,随雨水沉降更易被吸入;潮湿环境加速病原体繁殖;气温骤降导致免疫力暂时下降。儿童、哮喘患者及过敏性鼻炎人群需特别警惕“雷暴哮喘”突发。
-
过敏原浓度暴增:雷暴前的大风将地面花粉、霉菌孢子卷至云层,被雨水泡发后裂解成微米级颗粒,浓度可达平时的300倍。这些微粒能深入呼吸道,诱发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急性发作,甚至首次发病。
-
病原体繁殖加速:暴雨后空气湿度长期偏高,为细菌、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提供繁殖温床。潮湿环境还会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削弱局部防御功能。
-
免疫力短暂下降:突然的降温会使血管收缩,减少鼻腔和咽喉部血流,降低免疫细胞活性。若淋雨后未及时保暖,更易继发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
特殊风险人群:儿童因气道狭窄更易发生痉挛;哮喘患者可能突发严重支气管收缩;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屏障已被破坏,病原体更易入侵。
雷雨季节建议关注气象预警,过敏人群外出佩戴N95口罩,回家后冲洗鼻腔;室内保持40%-60%湿度,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突发喘息时立即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