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显著加重心血管负担,尤其是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关键机制包括:血液黏稠度上升、心脏供血减少、电解质紊乱及交感神经兴奋,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心肌耗氧量激增,甚至诱发心绞痛、心梗等急性事件。
-
血液黏稠度与血栓风险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会导致脱水,血液浓缩后黏稠度升高,增加血栓形成概率。胆固醇浓度上升可能引发动脉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引发缺血性卒中或心肌梗死。 -
心脏供血失衡与负荷加重
为散热,体表血管扩张使更多血液流向皮肤,心脏等重要器官供血相对减少。此时心脏需加速泵血以维持循环,心肌耗氧量大幅增加,易引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 -
电解质紊乱与功能失调
出汗流失的钾、镁等电解质若未及时补充,会干扰心肌正常收缩和电信号传导,导致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引发猝死。 -
情绪与睡眠的连锁影响
高温易引发烦躁、焦虑,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进一步升高心率和血压。夏季睡眠不足会扰乱血压稳定性,加剧心血管系统压力。
总结:高温对心血管的威胁不容忽视,需通过科学补水(每日至少2000ml)、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饮食清淡及规律服药来降低风险。若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