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糖尿病足需综合管理,核心在于控制血糖、改善循环、加强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和血管异常,足部易出现湿冷、麻木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溃疡甚至感染。关键措施包括:严格控糖、科学保暖、避免烫伤、每日检查足部,以下分点详述。
-
血糖控制是根本
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饮食均衡(低糖、高纤维),适度运动(如散步)以增强代谢。血糖稳定可减缓神经和血管病变进展。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温水泡脚(水温38℃-40℃,时间≤15分钟)促进血流,避免高温烫伤;按摩足背和脚趾,或做抬脚尖、提脚跟等运动。医生可能开具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前列腺素类)。 -
精细化足部护理
- 保暖:穿棉质或羊毛袜,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禁用热水袋或电热毯。
- 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并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涂抹润肤霜防干裂(避开趾间)。
- 检查: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有无破损或感染,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
预防外伤与感染
修剪趾甲平直避免嵌甲,不自行处理鸡眼或老茧;穿鞋前检查鞋内异物。若足部湿冷伴随红肿、溃烂,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
定期医疗评估
每年检查下肢血管超声和神经功能,早期发现病变。吸烟者需戒烟,以免加重血管损伤。
总结:湿冷糖尿病足的管理需长期坚持,结合医疗干预与日常护理。患者应建立科学习惯,任何细微变化都不可忽视,及早就医可大幅降低截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