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阶段综合干预,早期以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为主,中晚期需结合微创或手术重建血流。关键措施包括:控制“三高”、戒烟、药物抗凝扩血管,严重时选择介入或搭桥手术,同时注重足部护理预防感染。
-
药物治疗:适用于早中期患者,核心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血管扩张剂(如西洛他唑)。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延缓动脉硬化进展。高压氧治疗可改善组织缺氧。
-
微创介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是当前首选,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长段闭塞。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支撑重建血流,术后需长期服药维持血管通畅。
-
外科手术:包括动脉旁路术(首选解剖内旁路)和内膜剥脱术,适用于流出道良好的严重病例。解剖外旁路多用于无法耐受常规手术或局部感染者。
-
创面管理:干性坏疽需消毒包扎,感染创面湿敷处理。明确坏死界限或严重感染时需截肢,配合抗生素和中医辅助疗法(如针灸、中药外敷)促进愈合。
-
日常防护:严格戒烟,低盐低脂饮食,适度锻炼促进侧支循环。每日检查足部,避免烫伤或外伤,选择宽松鞋袜减少摩擦。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终身管理,定期复查血管情况。若出现静息痛或溃疡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致截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