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骨质疏松症怎么办? 关键在于科学补钙、合理用药、适度运动和预防跌倒。骨质疏松并非自然老化,而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通过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骨密度并降低骨折风险。
-
补钙与维生素D协同
钙是骨骼的基础材料,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mg,优先通过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天然食物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避开正午)或口服补充剂(需监测血钙水平)。 -
药物干预需个体化
- 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是常用抗骨吸收药,需空腹直立服用以减少消化道副作用。
-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但疗程不超过2年。
- 绝经后女性可考虑雌激素治疗,但需评估心血管风险。
-
运动刺激骨骼重建
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每周4次,每次30分钟,能增强骨强度和平衡力。游泳虽对关节友好,但对骨密度提升效果有限。 -
防跌倒细节不可忽视
居家环境需光线充足、减少障碍物;外出穿防滑鞋,必要时使用拐杖。高龄患者建议定期评估视力及神经系统功能。 -
远离加速骨流失的因素
戒烟限酒,避免高盐饮食和过量咖啡因(每日咖啡≤2杯),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
总结:骨质疏松管理需长期坚持,定期复查骨密度。若已发生骨折,应尽早手术并联合康复训练,避免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