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晒伤需立即降温镇静、加强保湿修复,并避免二次紫外线伤害。虽然阴雨天气紫外线强度可能被低估,但云层仅能阻挡部分UVB,UVA仍可穿透导致晒伤,尤其梅雨季湿度高,汗液与雨水可能加剧皮肤敏感。
- 紧急处理:迅速用冷水或冷藏毛巾冷敷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红肿刺痛。若出现水疱,避免戳破以防感染。
- 舒缓保湿:厚涂无酒精的芦荟胶或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冷藏后使用效果更佳。梅雨季湿度大,但晒伤后皮肤屏障受损,仍需封闭性保湿(如凡士林)锁水。
- 避免刺激:暂停使用含酸类、美白成分的护肤品,选择温和清洁产品。衣物摩擦部位可贴敷医用纱布减少刺激。
- 防晒强化:阴雨天仍需涂抹SPF30+/PA+++以上的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外出时搭配防紫外线伞或帽子,尤其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段。
- 饮食辅助:多补充维生素C(柑橘类)和维生素E(坚果),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帮助皮肤抗炎修复。
梅雨季晒伤易被忽视,及时科学护理可加速恢复。若出现发热、大面积水疱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就医。日常无论晴雨,都应养成防晒习惯,保护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