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的高温高湿环境会显著加速食物受潮、霉变和腐败,尤其是谷物、坚果、熟食等易吸湿食材,且霉菌毒素和细菌繁殖风险倍增,需严格采取密封、冷藏等科学保存措施。
-
湿度与温度的双重威胁
梅雨季空气湿度常超70%,配合25℃-30℃的闷热环境,成为霉菌(如黄曲霉菌)和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天然培养皿。食物吸湿后质地变软,微生物代谢加速,24小时内即可出现霉斑或酸腐味。 -
高危食物清单
- 主食类:大米、面粉易结块生虫,建议用密封罐存放并添加干海带吸湿。
- 干货与坚果:花生、香菇等易产生强致癌的黄曲霉素,需冷冻保存。
- 熟食与乳制品:开封后2小时内未冷藏可能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呕吐腹泻。
-
家庭防护关键步骤
- 密封优先:使用真空袋或加盖容器隔绝湿气,酱油、醋可滴油封层防霉。
- 生熟分离:冰箱内熟食放上层,生肉海鲜存下层,避免交叉污染。
- 定期检查:霉变食物即使切除腐烂部分仍含毒素,必须整份丢弃。
提示:梅雨季尽量少囤货,采购时选择小包装,并优先消耗易腐食品。若发现食物异常,立即停用并彻底清洁储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