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会引发皮肤瘙痒,主要原因是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细菌、真菌滋生,以及皮肤油脂分泌增多诱发湿疹、皮炎等过敏反应。数据显示,梅雨季皮肤科患者数量可增加一倍,常见症状包括红斑、丘疹、剧烈瘙痒,甚至可能继发感染。
- 真菌感染高发:温暖潮湿环境易滋生体癣、手足癣等真菌病,表现为脱屑、水疱和瘙痒。预防需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共用毛巾拖鞋,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
- 虫咬皮炎频现:螨虫、隐翅虫等活跃,叮咬后引发丘疹性荨麻疹,瘙痒剧烈。建议勤晒被褥,外出穿长袖衣物,被叮咬后勿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
- 湿疹与过敏性皮炎加重:湿度刺激皮肤屏障受损,诱发湿疹或荨麻疹。应避免辛辣饮食,穿着透气棉质衣物,瘙痒严重时需口服抗组胺药物。
- 涉水后感染风险:雨水中的污染物可能通过皮肤破溃引发感染,涉水后需及时清洁消毒,有伤口者避免赤脚接触积水。
梅雨季防护需从环境除湿、个人卫生、及时就医三方面入手,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到皮肤科就诊,避免误用激素药膏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