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气温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会增加17.3%。
高温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具体机制
- 血液粘稠度增加: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出汗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升高,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 血压波动:天气炎热时,血压容易波动,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增大,可能加重动脉硬化,甚至引发脑卒中等急性事件。
- 血管扩张与缺氧:高温环境下,全身血管扩张,心脏负荷加重,同时空气含氧量降低,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
高危人群与防护建议
- 高危人群:老年人、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是高温天气下最容易受到威胁的群体。
- 防护措施:
- 保持充足水分,避免脱水;
- 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中的长时间暴露;
- 饮食清淡,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
- 注意室内外温差,避免血管突然收缩或扩张。
总结与提示
高温天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需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