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会显著增加湿疹的发病风险,主要原因是潮湿闷热的环境促进细菌、真菌滋生,同时皮肤油脂分泌失衡,导致屏障功能受损。儿童、老人及过敏体质人群尤为易感,临床数据显示梅雨季湿疹患者数量可达平时的2倍。
- 环境诱因:梅雨季湿度超过70%时,霉菌、螨虫等微生物活跃度激增,直接刺激皮肤或诱发过敏反应。衣物未彻底晾干、室内通风不足会进一步加剧问题。
- 症状特点:常见于手背、关节内侧等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抓挠可能导致渗液或继发感染。中医称为“浸淫疮”,与湿热邪气侵袭密切相关。
- 预防措施:
- 保持环境干燥,空调除湿模式控制在50%-60%湿度;
- 选择全棉透气衣物,避免穿未干透的鞋袜;
- 用温水及温和清洁产品(如氨基酸洗面奶)减少皮肤刺激。
- 治疗建议:轻度湿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抗真菌药膏,若持续3天未缓解需就医。切忌自行使用花露水、偏方,可能加重炎症。
梅雨季需特别关注皮肤状态,出现反复瘙痒或皮疹应尽早就诊排查过敏原。调整饮食结构(少辛辣、酒精)和作息规律,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对抗湿疹。